正文 第二十六章 做事先做人(2 / 3)

在公司裏,總有一些人嘴巴閑不住,到處亂講話。他們一有機會就會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地議論某部門的不足或議論同事的私生活。你可能也會經常參與其中,津津樂道把自己聽到的小道消息四處傳播,在背後飛短流長地議論別人。

無論是出於何種動機,在背後說人閑話都是一種極不好的風氣,既影響公司內部的團結又會引發人際關係危機,還有損於你個人的形象。

公司是一個整體,員工之間隻有相互配合,團結一致,才會有所發展。如果這種說長道短的壞風氣在公司彌漫開來,就會產生不團結的裂痕,導致個人的工作也受到影響。

如果你有背後議論他人的行為,就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認識到這樣做於己不利,也同樣會被別人所厭惡,給人留下壞印象。這時,需要你把這些行為一一挑出來,或改善或拋棄,並盡量少去接觸小道消息。當你想參與這種議論時,可以自問一下“這是真的嗎?”“這樣好嗎?”“這樣做有必要嗎?”

誠實是對社會的責任感

誠實守信不僅是一個人品行的證明,同時,它還使人樹立起對家庭、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

伊莉莎白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資深人事主管,在談到員工錄用與晉升方麵的尺度時,她說:“我不知道別的公司在錄用及晉升方麵的標準是什麼,我隻能說,我們公司很注重應聘者對金錢的態度。一旦你在金錢上有了不良的記錄,我們公司就不會雇用你。很多公司也跟我們一樣,很注重一個人的品行,並且以此作為晉升使用的標準。如果品行有汙點,即使應聘者工作經驗豐富、條件優越,我們也不會聘用的。這樣做的理由有四點:第一,我們認為一個人除了對家庭要有責任感外,對雇主守信是最重要的。你在金錢上毀約背信,就表示你在人格上有所缺陷。但是,今天很多美國年輕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銀行的錢那麼多,即使我不償還債務也無所謂’,或者‘每家商店都有上百萬的資金,我不付款它也倒不了’。但是買東西必須付錢,欠債必須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在金錢上不守信用,簡直與偷竊無異。第二,如果一個人在金錢上不守諾言,他對任何事都不會守信用。第三,一個沒有誠意信守諾言的人,他在工作崗位上必定也會玩忽職守。第四,一個連本身的財務問題都無法解決的人,我們是不會用的。因為頻繁的財務困難容易導致一個人去偷竊和挪用公款。

在金錢方麵有不良記錄的人,犯罪率是普通人的十倍。當我們支出金錢時,要誠實守信,這一點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為人處事。”

伊莉莎白的用人標準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誠實是衡量人品行的一把尺子。這把尺子,無論古今中外,適用於所有人。

世界上任何工作都沒有貴賤之分,簡單和複雜之分。那些有能力並且積極肯幹的年輕人都能夠欣然接受任何工作,每天都向世人證明自己是值得信賴的,自己是具有價值的。這樣的年輕人,遲早會得到提升。

為自己的誠實而自豪

經常回顧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能為自己的誠實而自豪?如果不能,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想一想,為什麼會做出一些不誠實的行為和舉動?這麼做值得嗎?如果當時坦誠以待,事情的結果會不會更好?能從錯誤中學習,並說服自己成為一個誠實可信之人,是可造之才。

人無信不立,良好的信譽能給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誠實、守信是形成強大親和力的基礎——誠實守信會使人產生與你交往的願望,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不利因素帶來的障礙,使困境變為坦途。

以誠相待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法碼,大多數矛盾都能用誠信的辦法解決。隻要真誠待人,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獲得他人信任,將潛在的矛盾化解在無形之中。

要求報酬的誠實,算不上是誠實。誠實是沒有等級、不分程度的,誠實就是絕對的誠實。不論誠實與否,誠實都不是為交換報酬而來的,誠實本身就是獎勵,它是人類行為最具有成效的一種。誠實的人從不擔心向誰撒了什麼謊,無需憂慮會被揭穿,所以,他們可以集中心力,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人們都喜歡和誠實的人交往共事。也許你無法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但是至少可以讓大多數人都信賴你。誠實的人日久天長會逐漸形成寬容博大的胸懷,周圍充滿微笑和友愛;心思純潔的人會漸漸養成自律的習慣,周圍充滿寧靜和平的氛圍。

那些討厭正直誠實的人,機會同樣也討厭他們。

從事社會工作總有發表意見的時候,你可能暫時偽裝自己,表現出一副誠實的麵孔,但是人們最終還是以你的所作所為,而非你的言辭來判斷你。如果你一向說的比做的多,請即刻立下誓言,改變自己的行為吧!

坦誠認錯也是誠信

坦誠認錯也是誠信的重要表現。人不怕犯錯誤,怕的是犯了錯誤而不承認錯誤、不改正錯誤。

如果你死撐著,死不認錯,所引起的後果將是十分消極的,起碼你的同事、你的上司就會輕視你。因為你犯了錯誤,如果那錯誤很小,也沒有造成較大的損失,而你為了你自己的所謂“麵子”而不承認,你的同事、你的上司就會認為你連這麼一個小問題都不敢承擔,如何能做出大事情。如果你犯的錯誤很嚴重,造成的損失巨大,公司或單位應該是人人皆知,而你這時候如果再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一味地搪塞、狡辯,就有了一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盡管你狡辯的能力很強,能把稻草說成金條,把黑的說成白的,但這個時候你這種“超強”的狡辯能力隻會讓你越抹越黑,引起別人的反感,你的同事更會認為你一點責任心也沒有,而你的上級恐怕也會因此而不信任你。

古人說,兩害相權取其輕。你自己要好好權衡比較一下兩者的輕重,看到底選擇哪一個更好一些。

其實,上升到成功人生的角度來看,犯了錯誤後承認錯誤,是為了不再犯錯,取得更大的成功。再說了,坦誠地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別人隻會更加信任你、尊重你,而決不會輕看你。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誠於老板、忠誠於企業的員工,都是努力工作、不找任何借口的員工。在本職工作之外,他們還積極地為公司獻計獻策,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難時刻,這種忠誠會顯現出它更大的價值。能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員工,他的忠誠會讓他達到我們想像不到的高度。

坦率要分人和事

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從來就沒有不分原則的坦率,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心裏必須有譜。就算你剛剛新買了別墅或利用假期去歐洲玩了一趟,也沒必要拿到辦公室來炫耀。有些快樂,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並不好,因為容易招人算計。無論露富還是哭窮,在辦公室裏都顯得做作,與其討人嫌,不如知趣一點,不該說的話不說。

老板泡“小蜜”是公開的秘密,你別插嘴,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你能不聽就不聽,能溜最好。人事關係最微妙,有人升遷,有人被炒。你不是老板,你不知原委就免開尊口,至於誰是老板的親戚你知道就得了,犯不上傳揚或跟人背後嘀咕。同樣,有些話類似“公司福利不好”,“公司老讓加班,不給加班費”……在同事之間,這種話說也白說,反而傳來傳去,被添油加醋,讓你再解釋的機會都沒有。“沒有不透風的牆”,老話自有道理。今天你和某同事說“小張能力不行,辦不成事”,過不了兩天話就傳到小張耳朵裏了,你還不知情,卻把人得罪了。人多少有點報複心,不定哪天你叫人收拾了,哭都不知道為什麼。或者你跟一個要好的同事說過怎麼整治老板、如何偷懶之類的小伎倆,萬一哪天他晉升了,而且是你的頂頭上司,你說你是不是有點尷尬?保不準你走運,成為他的主管,想一想從前說過的話,你多少也會有點不自在。

野心不外露

野心可以有但不可以露。在辦公室裏大談人生理想顯然滑稽,打工就安心打工,雄心壯誌回去和家人、朋友說。如果你說“在公司我的水平至少夠副總”或者“35歲時我必須幹到部門領導”,那你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同事的對立麵上。因為野心人人都有,但是位子有限。你大談自己的目標,就等於公開向公司裏的同僚挑戰。僧多粥少,樹大招風,何苦被人處處提防,被同事或上司看成威脅。做人要低調一點,是自我保護的好方法。你的價值體現在做多少事上,在該表現時表現,不該表現時就算韜晦一點也沒什麼不好,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說大話上。

不要鋒芒畢露

曹操早就了解楊修的才能,還曾稱讚他和自己“文思差了幾裏路”。問題出在楊修這個人太鋒芒畢露了。

曹操在漢水時,和劉備的軍隊兩相對峙,屯兵日久,要進兵,有馬超拒守,欲退兵,又恐蜀兵恥笑。進退兩難。曹操正煩呢,楊修偏偏要去散布什麼“雞肋”說,什麼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可惜,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魏王不日要班師回去。夏侯淳聽信他的話,竟然真的下令讓所有的軍士準備行裝,告訴他們來日必將班師。——曹操怒他擾亂軍心,讓刀斧手推出去斬了,確實也沒冤枉。

有才不見用,反遭殺身之禍,難怪很多自以為有相同遭遇的人要為楊修抱不平。其實,就是該怪他自己。聰明的人懂得韜光養晦的道理,殺雞不必用牛刀,因此控製自己的智慧流量,使每次滴出的水,恰好灌溉那麼大麵積的土壤。而不是濫用能力淹大水,反而害得作物都死光。

自詡滿腹經綸,很愛表現自己的人,肚子裏往往存貨不多。聽他整天高談闊論,仿佛無所不知,聽多了就會發現,也就那麼點東西。所以往往也就不會再有人去聽。過於表現自己,反而容易讓別人摸清自己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