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晚清閉關鎖國政策與封閉式傳播(2)(1 / 3)

馬克思說過:“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證明,隻有國內市場是不夠的,必須開拓國外市場,才能迅速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16世紀中葉以後,我國已明顯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16、17世紀,當葡、西、荷、英先後東來的時候,中國商人與華僑,早已大量湧入東南亞、南洋群島各地,並且占據了這一廣大地區的商業上和航海上的主導地位。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這兩個海上強國,曾在東南亞聯合起來對付中國,攻擊中國商船。西方國家千方百計鼓勵人民出海,大力支持海外貿易,商人有國家做後盾,氣勢淩人。而中國明清兩朝統治者執行閉關鎖國政策,嚴厲禁止和打擊對外貿易,使華商華僑在劇烈的商業競爭中,處於內外受敵的窘境。閉關政策使外國商人得利,中國商人受害,資本主義萌芽受到摧殘。

3.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文化從總體上來說,是有優劣高下之分的;但各民族文化,並不全優全劣,而是互有優劣。因此,各民族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取長補短,以促進自己民族文化科學的發展。清廷妄自尊大,故步自封,閉眼不看世界大勢,對西方國家,一律視之為蠻夷,不願了解,更不屑於學習,甚至還取其所短,舍其所長,把自己孤立於世界之外,耽誤了好幾百年時間,造成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的落後,同西方的差距愈來愈大。

清廷之所以實行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除了封建自然經濟曆史根源外,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政治上的需要。

由於滿族是少數民族,滿族貴族入關統治多數的漢族人民,擔心中外接觸可能形成強大的反清力量,危及自己的封建專製統治。這也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對廣大人民的猜忌心和畏懼心。

不可否認,清廷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也是對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的一種自衛措施。西方資本主義勢力一到中國,掠奪財富、焚毀鄉鎮與城市,處處暴露出它們的強盜本性。顯然,清廷的閉關措施,也是一種被迫的自衛。應當指出,這是一種消極的、落後的自衛,既非防止侵略的必要手段,又非抵禦外侮的有效方法。客觀上,閉目塞聽,把中華民族隔絕在世界大勢之外,必然招來落後挨打的苦果。

從思想基礎來說,古代中國的工農業和文化長期雄踞世界前列,但中國的小農自然經濟所固有的封閉性,必然造成對外界事物的愚昧無知。這兩種情況交互的結果,形成了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以“天朝”自居的狂妄驕傲心理。降至有清一代,鴉片戰爭前夕,雖然國勢衰落,每況愈下,由於傳統思想的沉積與惰性,清朝統治者的狂妄感一如既往,甚至以妄自尊大來掩飾國勢的虛弱。

晚清文藝傳播活動和傳播思想

清自道光始,吏治敗壞,內憂外患,武備廢弛,國勢式微。曆經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社會更加複雜動蕩。這時的傳統文學形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潮流。改變傳統,呼喚變革,晚清諷刺小說和譴責小說的繁榮,正是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曆史背景下,發揮了文學傳播獨特的功能。盡管這個時期的小說,良莠並存,但為中國古代小說向現代小說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一、晚清小說的傳播方式

(一)晚清小說傳播的繁榮

中國古代小說的發端較晚,早期小說相當長時期是以口語方式進行著傳播。宋元時期,小說的口頭流傳形成了一批“說話人”即說書藝人。說書藝人是宋元時期文學作品的主要傳播者,有的說書材料又被加工為戲曲,成為說唱文學。蘇軾在《東坡誌林》中有“塗巷小兒”從家中持錢、出外聚坐,聽“說話人”講說三國故事的記載。陸遊也有《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四絕之一詩句: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詩歌描繪了盲人說書的場麵和內容,說明“說話人”已擴大到鄉村進行說講。後來“說話人”為了便於講述和傳播,將小說記錄下來,便是後來的“話本”,它不僅是供說話人說話的本子,也是讀書人可以閱讀的本子。

至晚清政府推行改革,廢除科舉,放寬文網,大批文人失去了“仕進”的去路,刺激了小說的創作、閱讀和小說傳播群的出現。小說界革命,小說成為改良信息的載體,提高了小說的地位。近代商業都市的形成,湧現出對小說感興趣的市民階層受傳群。此外,外國的大量小說作品和理論的譯入,推動了中國小說的創作和研究。同時先進的印刷技術,提高了傳播效率。這樣,促使了小說成為中國文化傳播的嶄新形式活躍於晚清社會。

昔之肆力於八股者,今則鬥心角智,無不以小說家自命,於是小說之書,日漸其多,著小說之人,日漸其夥,略通虛字者,無不握管而著小說,循是以往,小說之書,汗牛充棟。這段話指出“小說家”作為職業的出現,跟八股科舉的廢除有關,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小說創作的繁榮景象。小說繁榮跟士人末路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當時進步知識分子在接受西方文化中意識到小說所具有的政治影響和教化作用,他們把小說提升到空前的地位,於是小說逐漸成為晚清文藝形式中最強勢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