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晚清閉關鎖國政策與封閉式傳播(5)(3 / 3)

1887年,張之洞以“廣東南洋首衝,邊海兼籌,應儲水陸師器使之材,較他省為尤急”,奏設水陸師學堂。隨即以原所設“博學館”(前身為光緒六年兩廣總督所建“實學館”)為基礎,擴充成廣東水師學堂。該校“講習水戰、陸戰之法”。設水師、陸師兩部,各以70名為額。陸師部聘德國人為教習,學生學習德文,分馬步、槍炮、營造三項,“其規製、課程略仿津、閩成法,複斟酌粵省情形,稍有變通。大抵兼采各國之所長而不染習氣,講求武備之實用而不尚虛文”。

總體而言,早期的陸軍軍事教育較之海軍教育發展慢,不僅規模極小,而且也沒有形成配套的體係。這也反映了清政府在軍事改革上的保守心態,認為海軍初設,而陸軍舊製尚可一用。而且在軍官選拔上仍沿用封建體製,這樣就成為新式軍官發揮功能的嚴重阻礙,出現舊式軍官“積資負功者坐食祿,無大過終不能易其位,向也以戰為教,今無戰則無教耳,故新進之士終不能為所容焉”。武備學堂畢業生無法真正成為軍事人才,處處受到舊式軍官的排擠和打壓,以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盡管中國的總兵力約100萬人,遠超過日本,結果卻是棄城失地,一路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而結束。

甲午戰爭的慘敗極大地震驚全國,朝野上下開始反思戰爭失敗的原因,而軍事教育的落後則是最受詬病者。張之洞批評說:“外洋新式快槍快炮,精巧非常,舊日將領大率不解,亦不愛惜,粗疏者任意拋擲,動致損壞,謹慎者收藏不用,聽其鏽澀,其於擦拭、拆卸、裝配、修理、測準諸事,全不講求,將弁不知,何論兵勇?操練不能,何論臨陣?”在他的奏章中一口氣提出了9條建議:亟練陸軍、亟練海軍、亟造鐵路、分設槍炮廠、廣開學堂、速講商務、講求工政……由於缺乏經過軍校教育的合格軍官,清軍基層軍官的素質極為低下,直接影響了清軍的作戰能力。甲午戰爭末期,李本方在致徐邦道信中言道:“查其致此之由,皆因將不得人,兵不嫻器。以極貴極精之槍炮,付諸毫未練習之勇丁,倉促臨敵,手忙足亂,或出隊而錯帶子彈,或臨時而忘記用法,乘以強敵,不奔何待?中國之論兵事者,人人皆曰槍炮不精;船械不利,眾寡不敵,吾獨謂所以致敗之故,不係乎此。”李本方的話可謂一針見血。甲午戰爭一役充分暴露了晚清軍事教育思想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