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創業第十一步:創業期納稅管理(4)(1 / 2)

營業投入的節稅規劃有:一為收入認列“時點”的決定,二是收入計算方法的選擇。一般銷售收入,涉及收入認列時點(即收入實現點)的問題。分期付款銷貨及長期工程合約,則涉及收入計算方法的選擇,銷貨時點的決定,或收入計算方法的選擇,均影響所得稅負的高低。

2.銷貨收入

節稅策略的重點在於銷貨時點的認定,一般而言,內銷交易以“發貨時”為識別標準,外銷交易以“海關放行次日起10日內開立發票”為銷貨點的認列標準,企業為減少當年度收入,或將上述的銷貨點延緩至次年度,即可達到目的。

此外,還應注意:

避免銷貨價格偏低,以免被稽查機關按時價調整銷貨價格;

有關銷貨退回及折讓,均應取得憑證以免虛增收入;

年度計算營業收入時,屬預收貨款的金額,均應予以減除,凡此均應加以注意。

分期付款銷貨 分期付款銷貨損益的計算,有全部毛利法、毛利百分比法、差價攤計法及普通銷貨法等4種。上述計算的當期毛利各有不同。例如:某公司以銷售電器製品為業,1999年分期付款貨收入4000萬元,成本3000萬元、毛利1000萬元,毛利率為 25%,當年度共收分期價款1600萬元。另外以現銷價格計算為3600萬元。采用全部毛利法,毛利為1000萬元(4000萬-3000萬=1000萬);采用毛利百分比法,毛利為400萬元(1600萬×25%=400萬);采用差價攤計法,毛利為760萬元[(3600萬-3000萬)+1600萬×(4000萬-3600萬)÷4000萬=760萬];采用普通銷貨法,毛利為六百萬加上已實現的利息收入(按利息法另計當年度實現的利息收入)。

上述諸法中,采用毛利百分比法為最佳策略,因為此法可將分期付款銷貨的利益分攤於各收款年度,從而部分營利事業所得稅可延期繳納;采用差價攤計法或普通銷售貨法,可將分期付款銷貨價格超過現金銷貨價格部分分攤於以後年度,也可以享受賦稅延期利益,故屬次之;采用全部毛利法,因分期付款銷貨的利益,全數列入當年所得課稅,不能享受賦稅期利益,故最為不利。

3.長期212程收益

長期工程收益的計算方式有完工百分比法和全部完工法(工程完工期不滿12個月者可適用)兩種,究竟采用何種方法為佳,就節稅觀點而言,采用全部完工法較為有利。

全部完工法於工程完工年度始須報繳營利事業所得稅,故可獲得緩繳稅之利益,而完工百分比法則無此優點。

全部完工法可反映實際毛利,尤其在物價逐年上漲時,其成本及費用均因而大幅度增加,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則易造成前盈後虧的現象。

營利事業每年均不發生虧損時,宜采用全部完工法較有利,因采用全部完工法可享受延緩交納及合並計算交納及合並計算費用限額的利益。但營利事業若已有前五年盈虧互抵的條件,且開工前已有虧損,則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較有利。

4.營業外收入

節稅策略著重於企業資金的運用問題,也即是設法增加免稅收入及避免調整增加收入。

在增加免稅收入方麵可采用下列措施:

剩餘資金,不要存入銀行,宜購買政府所發行的公債,因為依公債條例的規定,其收入免交所得稅;屬土地交易所得免稅;

在證券交易所得停征期間,運用資金購買股票,其交易所得也屬免稅。

在避免被調整增加收入方麵,應注意稅法的相關規定,如公司的資金無息貸給股東,或公司股東、董事、監察人代收公司款項,不要當期間納稅,均應按一年定期存款利息計算利息收入課稅,凡此,應隨時加以注意。

199.投資時如何節稅

一、投資地點的選擇

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除了要考慮基本設施、原材料供應、金融環境、技術和勞動力供應等常規因素外,不同地點的稅製差別也應作為考慮的重點。

無論是國內投資還是跨國投資,均應充分利用不同地區間的稅製差別或區域性稅收傾斜政策,選擇整體稅收負擔相對較低的地點進行投資,以獲取最大的節稅利益。例如,我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企業所得稅率一般為15%,而國內其他地區則為33%,差幅高達50%,絕對差為18個百分點,從世界範圍看,有的國家或地區不征企業所得稅,有的稅率高達50%以上,二者相差較國內更為懸殊。由此可見,投資地點的不同選擇對投資淨收益的影響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