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創業第十三步:保持創業與生活的均衡(2)(1 / 3)

一個叫做《讓這個世界停下吧——我要離它而去》的音樂喜劇片曾轟動了美國和英國,反映了一部分人對節奏加快的生活的反感。影評人托夫勒說,他們是“情願和這個世界脫離,也要按自己慣有的速度閑混下去”。在變化麵前無法入門的人,自己也難以享受新生活帶來的樂趣。在美國的一家銀行裏,一個老太太愁眉不展地長久發呆,她憂傷地對銀行職員說: “並不是因為個人的生活使我不安。整個世界都在變化,甚至打電話這樣的事情也由電子計算機或別的什麼機器來代替了。”發生在周圍的數不清的變化,簡直令她不知所措,在變化中她陷入了困境。老年人有這樣一種反應還情有可原,因為這是心理衰老的表現,而年輕人卻應當歡迎變化。

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我們首先在思想上對變化要有充分的準備。新的生活潮流如長江之水後浪推前浪,滔滔不絕。如果用遲鈍的、保守的眼光看待和對待今天的生活,就勢必會被不斷向前的生活新潮流遠遠拋在後麵,從而成為一個“不識時務”或“不合時宜”的人。其次,在心理上要有高度的靈活性,不拘泥於任何程式、習慣和經驗,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縛,隨時拿出新的招數來對付新的情況,以快速的心理反應來對付快速變化的形勢。

如果我們的思想觀念也能隨著情況的變化而做恰當的更新的調整,那麼我們就不會為時代所拋棄。

233.終身學習對創業有什麼用

終身學習應成為每個商界人士的理念。因為世界在快速變化,學校裏所學的課程,永遠趕不上企業環境的變化速度,一切都在不斷“從新”開始,經營者隻有時刻充電,即學活用,才能展現自己的獨特能力,卻戰勝周邊的一切困難,成為商場上的“常勝將軍”。

因特網(Internet)、萬維網(WWW)、電子郵件(Email)、局域網 (Local Network)、電子商務(Ecommerce)、虛擬商店(Virtual store)……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實在是太驚人了。也許,你剛剛為自己學會了WPS係統而欣喜,微軟公司的office2000辦公軟件卻已然上市;Windows2000的操作係統剛剛設置在您的電腦中,Win2003卻已悄然興起;甚至你已很熟練地掌握了電子郵件係統,可以利用電子郵件迅捷、文件的特性與國內外保持聯係,卻不曾發現網站發布,局域網你因為其信息的多樣性和多級的安全性,以及強大的可容性,取代了隻能進行文本傳輸的電子郵件,成為了新一輪的熱點。

亞洲企管顧問集團旗下的“台商企管顧問公司”曾洞察先機,早在 1993年就幫食品業的龍頭企業——頂新“康師傅”集團位於杭州下沙工業區的飲料新廠規劃“無表單”的電腦物料管理係統。這一舉措,大大加強了生產中的信息共享性、通用性,減少了各個環節間的不協調性,同時也降低了庫存量,為頂新集團在飲料界的霸主地位奠下了現代信息化管理的一塊基石。

未來企業的管理勢必離不開電腦與網絡,“無紙化”管理的潮流正在向中國企業衝擊,跨世紀的經營者若不加快提升自己的能力,熟練掌握電腦辦公軟件,網絡係統的操作,恐怕就隻好選擇“下崗”一途了。

下麵讓我再來問你幾個有關管理觀念的測驗題:

1.你是否在一個“學習型組織”裏工作

2.你的公司的“組織結構”合理嗎

3.你的公司調整其“核心競爭”嗎

4.你是“以時間為基礎”的競爭者嗎

5.你與公司的其他領導者是否在討論“企業重建”

如果你還不懂這些玄妙的新名詞,說明很不妙,你沒有趕上管理觀念變革的新潮流,你又落伍了,這可能會使你的企業削弱或喪失競爭優勢。

你知道嗎管理界又湧現了一批新的管理大師,他們繼承了德魯克等管理名家的思想,使管理思想更為現代化。他們中最有名,最具影響力的有:

1.邁切爾·哈默,前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係教授,主張“企業重建”工程;

2.愛德華·E·勞勒Ⅲ,加州學者,擴展了授權給雇員的新領域;

3.彼德·M·聖吉,MIT教授、“學習型組織”倡導者;

4.小喬治·斯托克,管理顧問,以時間為基礎的競爭倡導者;

5.帕拉漢爾德,密歇根大學教授,正在動搖戰略規劃理論;

這些大師創造出了一套新的經營理念,提出了用來把公司管理得更好的新主張。或許,這些新理論會對處於新環境下的你的企業帶來更大裨益,你又怎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