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創業第十四步:向創業成功者學習經驗(1)(1 / 3)

第一節 網絡創業者製造的神奇

244.楊誌遠如何打造他的雅虎

楊誌遠,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係博士生,幾年前還一無所有,現在卻已是億萬富翁。雅虎已不僅僅是網絡文化的象征,還是大眾文化的象征;

雅虎名字的由來

現在“雅虎”已是世界上最有名氣的品牌之一,作為無形資產它至少值幾十億美元。但它的來由卻十分有趣,它是由楊致遠(Jerry Yang)和好友費羅(David Filo)於1995年的一個夜晚,在一間破舊的活動房裏翻著韋氏詞典為他們的“產品”編造的名字。其中“Ya”取自楊致遠的姓,他們曾設想過很多名字,突然間他們想到了Yahoo這種字母組合,最後將公司名定為Yahoo。

楊致遠和費羅的“產品”恰好是用“層次奧拉克”( Hierarchical Oracle)數據庫的形式組織起來的網格資源列表。Oracle本意是“神諭”、“神啟”,在信息產業界,它是馳名的大型數據庫軟件品牌,各大圖書館都使用此種數據庫。

他鄉遇故知

楊致遠用了4年時間讀完本科和碩士,在讀博士時認識了費羅。在學習、工作和後來的創業過程中他們成為至交。實際上準確說來費羅還當過楊致遠的輔導老師,楊致遠開玩笑說當初費羅隻給了他一個B級分數。楊和費羅是互補型人才,用道家的術語講楊致遠代表”陽“(名副其實),而費羅代表”陰“。楊喜歡交際,是個思想家,社會活動能力極強;而費羅知識淵博,工作紮實,他書寫了搜索引擎的大部分程序代碼。當然,楊的專業功底也很紮實,辦事非常冷靜。事後楊致遠說,他與費羅是最佳組合,”在商業意義上很難再找到比我們更好的互補型搭擋了,我們彼此能相互體諒,雖說天性很固執,但在關鍵時刻能夠彼此理解,表現得一點也不固執“。他們對世界、事理和技術均有著相似的看法,他們甚至有共同的博士導師,並且費羅就住他隔壁的宿舍。

楊致遠與費羅攻讀博士初期,本想從事自動軟件的開發工作,但由於少數大公司壟斷了市場,所剩機會不多,他們不知如何入手。為了暫時避免選擇,他們決定做點別的事情。正巧當時斯坦福大學與日本有教育合作項目,楊致遠與費羅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到日本教書,他們把這視作公費旅遊。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也正是在日本期間建立的。在日本他們都算外國人,於是工作、吃飯、娛樂常常都在一起。他們共同的愛好是看相撲比賽。

回到斯坦福楊致遠和費羅就在校園裏建立起那所小的活動房,他們各自都有住所,卻整日泡在這裏,他們用自己崇拜的相撲運動員的名字命名他們的工作基地。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讓他們傷透腦筋的博士研究課題。由於導師當時正在國外休假,還不至於馬上催他們。

恰在這時他們突然迷上了因特網,而這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每天,他們有數小時泡在網上,分別將自己喜歡的信息鏈接在一起,上麵有各種東西,如科研項目、網球比賽信息等。雅虎就從這裏發展起來。開始時他們各自獨立地建立自己的網頁,隻是偶爾對彼此的內容感興趣才互相參考,漸漸地他們鏈接的信息越來越廣,他們倆的網頁也就放在了一起,統稱為“傑裏萬維網向導”,“傑裏”是楊致遠的英文名。他們共享這一資源。

這個“向導”規模迅速擴大,分類越來越細,而且不脛而走,在網上廣為傳播,任何知道他們的網址的人都可以使用它。世界各地的自由用戶在瀏覽了他們的“向導”後,也常常反饋回來一些有用的信息,這大大幫助了他們了解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受歡迎的。這種狀況持續到1994年冬天。他們對“向導”的連續高速發展有些擔心,編輯工作占用大量時間,寢食亦不得安寧。一想起了“正經事”——攻讀博士學位,更覺煩惱。但最終他們作出了選擇,暫時放棄正事,專心建設搜索引擎。

艱難的成功之路

楊致遠找到了紅杉資本公司,它是矽穀最負盛名的風險投資公司,曾向蘋果(曾引導過個人計算機革命)、atari(視頻遊戲工業的領袖)、奧拉克(大型數據庫供應商)、cisco係統(網絡硬件商)等公司投資。但紅杉公司的莫裏茲( mike moritz)起初有些猶豫,因為雅虎實在太與眾不同了,與“網景”的情況還不一樣,雅虎本身隻是“在網上提供服務”,而且是免費的,其商業潛力在哪裏呢?

至今,莫裏茲回憶起1995年1月走訪“辦公室”的情景,還津津樂道:“那裏真的可以說是一片狼籍。比薩餅盒扔得滿地都是,高爾夫球棒隨隨便便地擱在角落裏,電話機扔在地板上,整個屋子裏連張椅子都沒有,滿屋子黑乎乎的。我覺得楊致遠和費羅大概連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

不過,莫裏茲並沒有被嚇跑,楊致遠和費羅最終使他相信,“這幾個小子的確有眼力,搶先占據了網上的有利位置,如果發展順利,其戰略優勢十分明顯。” 1995年4月紅杉投資雅虎近200萬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風險資本投資者,也是唯一的風險資本投資者。現在,紅杉的股本已升值到了34億美元。“其餘的一切都已經成為曆史了。”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