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創業第十四步:向創業成功者學習經驗(1)(2 / 3)

隨後美國在線(america online,簡稱aol)找上門來,這家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在線服務公司正好缺少一個搜索引擎,希望雅虎能擔此重任。美國在線的用意是收購雅虎,使楊和費羅都成為他們的雇員,保證可以讓他們成為富翁。但也威脅說,如果不出售雅虎,他們將扶持另一家引擎公司擠跨雅虎。

兩個人經過慎重考慮,拒絕了aol。他們要自己經營雅虎,這不完全是賺錢的問題,雅虎是一項自己精心哺育的事業,創建和維護雅戶是一種樂趣,他們就是自己的主人。此外他們還擔心把雅虎出售給aol,最終也許會葬送雅虎。

隨後楊致遠又與mci、微軟以及cnet談判,但隻得到網景公司的資助。網景公司的馬克.安德森當時非常喜歡雅虎的網站目錄,1995年1月,他把網景瀏覽器一個最重要的按鈕——網上搜索指向了雅虎。當網景瀏覽器的用戶按那個按鈕時,他會被自動地帶到雅虎的網站。網景瀏覽器的成功使得雅虎迅速名震互聯網。

aol最後收購了webcrawler(一家很早便從事索引搜索服務的公司),aol和bnn(aol收購的一家因特網服務供應商)的瀏覽器都指向它。但與雅虎相比webcrawler缺乏特色,其影響江河日下。

1995年4月,在紅杉的資助下,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資產約400萬美元。同時“水杉資本”還找來了一位合適的總經理人選——蒂姆 庫格,也是斯坦福的校友。由庫格來負責管理事務,費羅和楊致遠就可以專注於研究工作。後來費羅負責技術開發,楊致遠負責對外公關。

當然,雅虎最具價值的還是楊致遠和費羅。楊致遠比較外向,時常沉湎於過去。費羅正好相反,很內向,總是盡量婉拒記者的采訪。“他們確實非常無私。”埃倫.斯米弗如是說。他是雅虎公司的元老,商業開發和戰略策劃副總裁。“即使最近招募來的員工也覺得無拘無束,敢敲門進去和他們聊天。”同事們認為楊致遠是個精力充沛、敏感的預言家,而費羅則是雅虎的靈魂,事無巨細,考慮周全。

1995年秋雅虎不得不展開第二輪投資戰,此前雖有不少廣告收入,但轉化為現金的數量極有限。這時日本的一家大財團softbank開始向雅虎投資,這使楊致遠的公司走向了新階段。 softbank總裁孫正義是通過紅杉公司認識雅虎的。楊致遠得知softbank要投資非常激動,這正是在日本創建日本本土雅虎的最佳時機。

1995年11月softbank最終買下雅虎5%的股份(後來又大幅度增加)。兩家公司迅速成立合資的日本雅虎公司。雅虎第二輪投資的落實使其有能力擴大服務項目,並成功地應付一些不利的現實情況。網景的導航器不久就將“因特網目錄”按鈕的缺省配置轉而指向雅虎的競爭對手architext,而導航器的第二個按鈕“因特網搜索”長期指向infoseek。楊致遠開始與網景討價還價,網景提出一項建議:搜索引擎按字母順序排列。

“這是最損的建議了,因為雅虎引擎以字母y開頭!網景的變故使雅虎的信息檢索流量減少10%,但雅虎很快度過了難關。此時softbank已大舉向因特網進軍,僅向雅虎就投資6000萬美元。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兩大對手lycos、excite已搶先上市,但這一天仍被評為“華爾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價13美元。但交易狂熱,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一度飆升至43美元,最終以33美元收盤。雅虎市場價值達到8.5億美元,是“水杉資本”投資時的200倍。

1996年4月,第一個雅虎國際版——雅虎日本站成立,之後法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雅虎分站相繼問世。第一品牌的效應逐漸呈現,但楊致遠並不熱衷於各種預測。他表示自己絕對會與雅虎一起奮鬥至少五年以上。“我很喜歡目前的工作,我甚至不把它當成是一份工作。” “將原本是技術性、電腦狂的世界,和大眾媒體結合在一起。我認為費羅和我及我們的工作小組是第一批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人。” “我們就像第一個從直升機跳下來滑下雪坡的人,也好比是登陸月球,雖然我沒有真正經曆過,不過我相信那種感覺一定很棒。

“當我們創業時,就知道我們兩人中誰也不會當ceo,我們知道兩人誰也不會聽對方的,因此我們得有第三方來仲裁。”他們準備找一個職業ceo。有人敲門了,但他說:“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名字。”兩人一聽,馬上開門送客。如今,他們的頭銜均為“雅虎酋長”(chief yahoo),同是公司的第一“門戶”。

“如果我們是為了錢,那我們可能早早就將雅虎賣掉了。可以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每天都會在收盤時看一次股市行情,但我卻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我還不滿30,我還不需要錢,也不想錢,更不想交銳。我的錢都在紙上,全是股票,數目很大,看起來都不相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