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創業第十四步:向創業成功者學習經驗(2)(1 / 3)

眾所周知,該獎項用以發掘中國互聯網領域內最具潛力的創新項目,表彰100個自上屆中國互聯網年會以來中國互聯網領域內特色創新並取得一定效果的優秀項目,它們必是具有前瞻性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突破,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專業價值的項目。

橡樹林裏還能飛出金鳳凰

這個溫姓的土著廣東人家,貧窮得實在是需要一個人來鼓舞士氣了。於是,當那年他們喜得貴子的時候,就給兒子取名為了世豪,這個孩子是這個家庭新的希望,他們希望一世以兒子為豪。

溫世豪的父母均是廣東陽江國營紅五月農場的工人,童年的溫世豪幾乎和橡樹形影不離,每天看見的包括玩耍的內容都跟橡樹有關:上學的時候要走過好幾公裏的橡樹林;夏天用橡膠粘蟬,冬天和夥伴們一起摘橡子來玩,比試誰的最堅固;放假了都要和農場上其他的孩子一樣去掃橡樹葉做燃料,看著一袋袋的橡樹葉是孩子們最自豪的事情。

盡管橡樹給了他無限快樂的回憶,但是溫世豪從沒有想過自己要與橡樹結下不解之緣。因為,除了那些快樂,橡樹留給他更多的是苦楚。他的父母幾乎每日與橡樹為伴,但家裏卻窮得叮當響。

溫世豪童年裏最緊張的事莫過於有同學要求到他家裏去玩。“小時候,我家的房子是所有同學中最差的,實在是太寒酸。”多年以後,溫世豪幾乎還不能釋懷。

貧窮幾乎改變了一個孩子的性格,溫世豪隻傾聽不發言的性格一直到現在都無法改變。不過他為此慶幸,自己的沉默是金,避免了更多的是非,這對於他在圈子裏樹立良好的口碑是很有好處的。

不想像父母一樣在橡樹園裏等待終老,出路在哪裏呢?

《勸學文》唱道:“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黍;安居無需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但是,溫世豪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原諒自己的是:當他醒悟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成績是班裏最差的。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老師布置了一個“我的理想”的命題作文,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寫下了自己的雄圖壯誌,溫世豪也不例外。他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雖然他還沒有搞清楚科學家是幹什麼的,但在他的想像中,當了科學家就不會再像父母那麼辛苦了。

而當老師把溫世豪的理想在班上誦讀的時候,聽到他要當科學家的理想,班上的孩子哄堂大笑。

一位同學的父親聽說了溫世豪的理想,居然冷冷地笑了幾聲:“橡樹林裏還能飛出金鳳凰?”

這個細節是溫世豪後來才知道的,不過,這對他的刺激特別大。他在橡樹園裏飛跑,大喊:“溫世豪,你憑什麼讓家人一世自豪?!”

讀書怎能改變命運

高考的時候,“讀書改變命運”的口號被老師們烙進幾乎所有考生的腦海裏。

溫世豪在這種感召中,一邊努力地背書、記筆記,一邊期待著命運的改變。

盡管成績不算好,但是溫世豪還是跌跌撞撞地進了大學。在大學,很長一段時間裏,溫世豪感到興奮,畢竟他證明了橡樹林裏是能飛出金鳳凰的。那些日子,溫世豪回到橡樹林的時候,也能把頭仰得老高了。然這所大學並不知名,盡他學的是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建築專業。然而兩年以後,他自己把自己這隻金鳳凰變成了落湯雞。多年以後,坐在橡樹攝影網CEO的位置上,溫世豪依然痛斥高考教育對學生的殘害:“我現在才明白,無論讀什麼大學都不是炫耀的資本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在於你讀什麼大學。”

溫世豪還說,“讀書改變命運”害了很多學子,因為老師在“讀書改變命運”的教導下,教學生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拿高分,而不是教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創新。在感到大學生活越來越枯燥之後,溫世豪選擇了退學。

從最南邊到最北邊

2000年的春天,溫世豪隻帶了一個帆布包,就悄然離開了他曾經為之奮鬥了無數個日夜的大學。那個包,是父親當年送他上大學時裝棉絮的。

他的第一站是海南。

那時候的海南是一片淘金的熱土,無論是房地產還是IT,都在這個島上膨脹、膨脹——直到有一天這個肥皂泡被吹爆。

在念大學的時候,溫世豪上過幾節計算機課,也跟朋友學過製作網站。於是在人才市場裏,當招聘方問:“你懂電腦嗎?”溫世豪滿不在乎地回答:“不就是計算機嗎?”

溫世豪就這樣進入了海南一家醫藥類電子商務網站,在網站中的身份連他自己都不清楚,反正老板讓他做啥就做啥。

事實上,那個網站和當年的許多網站一樣,都是掛著虎皮在運營,真正懂得運營網站的沒有幾個人。

溫世豪在這個網站裏快速成長,不僅懂得了技術活,還知道了網站是怎麼“忽悠”人的。多年以後,《大腕》裏的一段經典對白經常讓溫世豪想起當年那些網站的運營:“想靠電子商務掙錢的都是糊塗蛋,網站就得拿錢砸,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高薪聘幾個罵人的槍手,再找幾個文化名人當靶子,誰火就滅誰,網站靠什麼呀?靠的就是點擊率啊!”除了忙於每天的工作,溫世豪還在互聯網上衝浪。一個網名為“風塵俠客”的人遊走於無數個聊天網站中,和網友們探討技術,學習網站的經營。這位“風塵俠客”就是溫世豪。那時候,他逃脫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束縛,努力地學會釋放自己,和各方人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