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巴巴不僅從未用高薪吸引人,而且馬雲還對員工說股權那是騙人的,公司失敗一分錢不值,而公司成功全在你們手上。
馬雲的錢全投在客戶、人才、員工身上。巨額資金用於客戶服務,往往一項就達500萬元,還有員工培訓,員工好了,客戶才能好。馬雲一有錢就會去找人。雖然拿不出高薪,但馬雲用的是前程和熱情。馬雲認為優秀的人才才能吸引來優秀的人,這種速度才是要比拚的。直到今年4月底,阿裏巴巴才花完第一輪投資,第二輪投資仍然一分錢沒動。“我已經竭盡全力去花錢了,”馬雲說,“從小窮慣了,也就習慣把錢花在刀刃上。”和許多入認為互聯網是泡沫相反,馬雲認為互聯網是一場長跑,美國在第一輪100米領先,並不意味著勝利,亞洲機會在後麵。既然是長跑,必須屏住每一口氣,節省每一筆錢。阿裏巴巴要做50年的打算。必須同時有兔子般的速度和烏龜般的耐心。
與此同時,馬雲又是超越於金錢之上的。一個青年員工稱:“馬雲和所有的人都沒有距離,這是讓人最吃驚的,馬雲和所有的人都是零距離。”馬雲每次告別時會堅持和每一個員工一一道別。每一個新來的員工,他都會主動談心。
“阿裏巴巴是個不穿衣服的公司,沒有別的公司一層層的框架外套,剝開一層還有一層,我們這兒一眼看到底。”一位部門經理稱。馬雲不僅會告訴你小時候數學補考過幾次,也告訴員工:“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要用胸懷去對付。男人需要胸懷,女人也需要胸懷,男人的胸懷是氣出來的,是冤枉出來的。”
247.馬化騰怎樣成為白手起家的QQ掌門人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
1993年4月至1998年10月,潤訊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師。1994年,馬化騰以炒股挖到第一桶金。
1998年11月,馬化騰與他的好友一同在深圳創辦了騰訊公司,是中國最早也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大的互聯網即時通信軟件開發商。
1999年2月,騰訊正式推出第一個即時通信軟件——“騰訊QQ”。
1999年,騰訊獲得了IDG和盈科數碼22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2000年,騰訊由於和廣東移動合作,及推出更多的增值業務,6月,公司終於盈利。
2001年,馬化騰將Q-Gen品牌授權給廣州東利行經營。
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號0700.hk),共融資14.4億港元。
2005年3月,騰訊收購了中國最著名的國產電子郵件軟件開發商Foxmail。
2005年8月,馬化騰減持1000萬股騰訊股票,套現6200萬元。
“玩也是一種生產力”是馬化騰的名言。
第一代“網蟲”
馬化騰年輕得有點令人意外,極像個臉龐清秀涉世不深的大學生,處事低調,即使現在大紅大紫,也看不出多少“少年得誌”的自負,隻有超越年齡的平靜和淡然,隻有談到計算機和網絡,才會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和得意,他是個完全沉浸於IT感覺的人。
少年時代的馬化騰曾經極愛天文,但那畢竟有些遙遠,當計算機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他的生活中出現了新的主宰。他考入深圳大學後順理成章地選擇了計算機專業,當時馬化騰的PC水準已到了令老師同學刮目相看的地步,他既可以成為各種病毒的克星,為學校PC維護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同時又經常幹些將硬盤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雖然年紀不大,馬化騰的網齡卻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許多網迷已在慧多網上早早體會到網絡的樂趣。而馬化騰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網他就樂此不疲,半年後自告奮勇地投了5萬元在家裏搞了四條電話線和8台電腦、承擔起慧多網深圳站站長的角色,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久而久之,深圳“馬站”在慧多網上名聲鵲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馬站長其實隻是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回憶起那段生活,馬化騰有些自豪,“在網上我才會獲得完全的興奮。”
1993年從深大畢業後,他進入潤迅公司,開始做軟件工程師,專注於尋呼機軟件的開發,並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的位置上,這段經曆使馬化騰明確了開發軟件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許多軟件技術人員往往對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搞軟件隻是互相攀比的一種方式,而我則希望自己搞出的東西被更多的人應用,也願意扮演一個將技術推向市場的小角色。”
實用軟件概念不僅培養了馬化騰敏銳的軟件市場感覺,也使他從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寫的東西可以賣錢。”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開發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得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件問題。這使他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但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是來自股市。1994年入市的馬化騰平靜而有耐心的個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魚得水,手頭很快就有了百萬資金。他最精彩的一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這為馬化騰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