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萌從學校的學生創業團隊中精挑細選了十幾個人,成立了這家公司。但是他的這家公司,所有員工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是學生,沒有人確切知道公司該如何運作和經營。
怎麼辦?利用網絡!他通過網絡了解到類似公司的組織機構、業務流程。選在哪裏辦公呢?在考慮到企業的性質和地理因素後,他把公司選在了當時位於長春市某開發區內的一處辦公間內,並置辦了在當時最先進配置的機器設備,而且員工的工資也定在很高的水平廣告打出幾天後,董一萌的公司接到了第一個前來谘詢業務的電話:長春市某企業希望董一萌的公司能為他們做個企業網站。
讓這家公司負責該項目的工作人員沒有想到的是,董一萌的公司成立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很多技術人員從事網站建設的經驗都很豐富,而且技術也比較先進。一場談判下來,董一萌拿下了這份訂單,雖然這個單子僅僅價值三四千元,但畢竟這是公司開辦以來的第一份訂單。
隨後一段時間業務量比較少,董一萌發現了一個問題:通過廣告來吸引客戶的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由於公司在基礎設施方麵的投資太大,流動資金迅速枯竭,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他的10萬元創業基金很快就花得一幹二淨。
當董一萌開會向所有員工宣布企業資金步入困境後,他開始了反思:他決定先停止廣告投入,並把公司搬進了一個租金相對比較便宜的另一辦公區內,而且辦公麵積縮小了近一半。就在這時,所有員工都主動提出把工資降低一半。
董一萌通過自己對網絡的了解,又提出了公司要做“複合媒體”項目。用董一萌的話來說,“當時提出要做的這個項目絕對是孤注一擲,如果項目不成功,就意味著創業要失敗。
隨後一個月裏,董一萌開始為這個項目的啟動募集資金四處活動。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董一萌沒有找到感興趣的投資者,項目沒做成,2002年上半年,公司的員工都走了,隻剩下了董一萌、副總和幾位兼職員工。
每天打上百個電話
董一萌在總結經驗後,決定重新再戰!由於公司人員比較少,董一萌和副總開始親自跑業務。
那時,董一萌每天上班要做的就是坐在電話機旁,守著“黃頁”,挨個打電話,有一段時間,他平均每天打出上百個電話。
2002年6月,一家單位向外界招標,要做企業的門戶網站,董一萌在接到信息後,認為如果公司要翻身,就必須把這筆業務接下來!
隨後,他每天都要接觸這家單位的工作,並進行深入了解,為網站的整體形象定位。最後,他憑借技術和價格的優勢中標了。2002年8月,該媒體的網站正式開通,董一萌笑了——這一單他賺了10萬
有了這樣一個成功的案例,董一萌在長春市場上的業務比較容易打開,訂單紛至遝來。
到了2002年年底,公司全職員工恢複到了原來的數量,而且重新募集了包括技術、市場開發人員在內的業內精英,業務量也擴大了好幾倍。兩年多的時間,他自己也積累了百萬的財富。
現在,董一萌正策劃著第四媒體——網絡媒體的開發,他認為這將是他第二次創業的起點。
250.謝文如何十年創業“網事”
“1999年沒錢都敢做。2000年要2000萬元,現在沒有1個億我不敢做。”謝文對互聯網資金門檻的變遷作如是總結。
國內知名財經網站和訊網9月1日起開始改版。對此,CEO謝文鏗鏘而不假思索地說:“我們現在已經決定要全麵、高速、大力度地向web2.0轉型。”這位互聯網世界的老將,在又一次站到革新浪潮前端時,也許成敗已經真的不重要。
謝文是中國人民大學1978級哲學係學生,大四去南開大學改讀社會學,畢業後即赴美,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社會學,學成後搞投資谘詢。1996年回國的時候,美國的網絡熱潮正在興起。
生在紅旗下、文革、輟學、複學、高考、轉學、分配、留學、工作、歸國……謝文真正開始互聯網征程之前的軌跡,和他的同齡人、他的時代有交集的同時,又彰顯足夠的個性。而回國之後,從在一片空白的互聯網領域創業開始的一係列遭遇,已經漸漸使他在業界越來越具有標本式的意義。如果要從“網事”中選出一個親曆曆史、見證曆史的人物,也許沒有人比“謝老師”更合適。何況,在新一輪角逐的發令槍下,他重新不折不扣地站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