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創業第十四步:向創業成功者學習經驗(16)(1 / 3)

鄭裕彤具有極強的駕馭市場的能力。在香港,鄭裕彤享有“珠寶大王”的美稱,而這還不僅僅指他的金飾,更有後來使他進入世界珠寶之林的鑽石業。鄭裕彤十分關注國際珠寶飾品的流行款式,他在觀察中發現,許多極有身份的西方女士,喜歡佩戴鑽石飾品,黃金飾品已不被她們所器重,得出此結論後,他開始把目光轉向了鑽石業。

按照國際上的規定,持有“戴比爾斯”牌照,方可批購鑽石,而全世界也不過隻有500張這種牌照。就是這張“戴比爾斯”牌照,曾嚇退了一大批鍾表商,一些業內人士稱:“要從戴比爾斯購到鑽石,簡直比從天上摘星星還難”。

鄭裕彤並未因此而退卻,他絞盡腦汁,頓生主意,他決定在南非買下了一間持有“戴比爾斯”牌照的公司。不但使他順利擁有“戴比爾斯”牌照,並且到70年代,鄭裕彤已成為香港最大的鑽石進口商,每年的鑽石入口量約占全港的30%。實際上,鄭裕彤開創鑽石業所取得的功業,起到了引導香港珠寶業挑戰傳統,尋求發展的一場空前的革命。

鄭裕彤先生今年76歲,翻開“周大福”的創業史,每一頁都有他60年如一日的奮鬥足跡:60年代初,一手握著黃金,一手伸向鑽石,叱吒風雲於急風暴雨刺刀見紅的商場上,穩操勝券。70年代,興建香港新世界中心,這痤恢宏的大廈至今仍然是尖沙嘴的招牌建築。80年代。與香港貿易局合作建成香港會展中心,名列亞洲同類建築之最。90年代,率先大舉進軍祖國內地,投資祖國的建設事業。此外,收購亞洲電視股權、組建全港最大的酒店集團,收購美國Stouffer集團海外28間酒店和歐洲penta集團9間酒店。

多年來,鄭裕彤創下的業績,早已傳為佳話,他以自己60年勤奮進取的實際行動,證實了心“誠”體“勤”是成功的不敗原理。

269.被炒窮小子如何創業成大亨

“炒魷魚”炒出潮派企業大亨

15歲上班第一天就被老板炒掉時,沒有人預想到年僅15歲的窮小子會成為香港佳寧娜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的牛仔褲大王,進軍深圳作為內地大本營、生意做大到全球各地。

1949年,7歲的馬介璋隨父母從廣東潮陽去到香港。全家人擠住在香港貧民區的一間小木屋,睡夢中曾從小閣樓上踩空摔下來,下巴至今還有傷痕。15歲初中畢業,馬介璋到母親打工的一家毛衣廠當學徒,為毛衣“抓毛”。第一天上班,什麼都不懂的他,到母親的工作間詢問應該怎麼做,被老板碰上,認為他貪玩無心工作,當即炒他:“魷魚”。馬介璋安慰母親時是這樣說的:“終有一天我要開比他大十倍的工廠!”

第二份工作是當牛仔褲裁縫的學徒。機敏的馬介璋很快成了熟練工,白天在車間縫牛仔褲,晚上還做縫紉,一天工作18個小時,每個月能掙300多元。幹了兩年,除去交父母補家用的部分,自己也攢下1500元。一心要改變自己打工命運的他,迫不及待地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用這筆錢租下一間地鋪,買了兩台舊的製衣機,然後與大廠接洽收原料,先把牛仔布料外發給家庭主婦加工,再收回來自己做“上褲頭”等工序。這樣的家庭式加工一幹就是三年,他從中賺取差價,做得十分順利,鋪位規模逐年擴大,竟盈利10多萬元,雇工達到250人。

接著馬介璋通過經紀人介紹直接為外商加工,減少中間環節,利潤又大幅增長。於是他買地造房,建起l萬平米的達成製衣工廠,步入香港製衣商的行列。後來他依托內地,在美國、加拿大、荷蘭、法國、泰國與港澳等國家和地區都設有企業,組成以生產牛仔褲為主兼營布匹、拉鏈、紐扣等副料的香港達成集團。

馬介璋的誓言沒有落空,他的工廠比當初炒他的老板的工廠大了幾十倍,還獲得“牛仔褲大王”的美稱。

進入餐飲讓家鄉菜遍布全國

潮州菜以鮮美清淡的口味響譽全球華人世界,可誰能想到,第一個把潮州菜作成品牌推向全國的正是馬介璋。

1988年,馬介璋在深圳晶都酒店開辦全國第一家大型外資潮州菜酒樓佳寧娜。其實,馬介璋在深圳開辦潮州菜酒樓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也就是現在春風路的金碧酒店。金碧酒店的人員至今還記得當時的紅火景象。吃飯時間,酒店前車水馬龍,不但有本地人,更有全國各地的人。

在深圳設店之後,佳寧娜相繼在廣州、溫哥華、泰國、海南、昆明、成都、上海等地開設分店,遍布世界各地,成為第一家中餐跨國飲食集團。

“佳寧娜”在潮州話中是“老鄉”的叫法。佳寧娜潮州菜的成功得益於其多方麵的獨到,而潮州商人對潮州菜的感情和推動,也是帶動潮州菜遍布全球的重要動力。也就是說,馬介璋創造了一個潮州菜的品牌,讓遍布全球的潮州人成了潮州菜的推銷員。

遍布全國各地的潮州菜酒樓,成為佳寧娜穩定的利潤來源,直到今天在各地擴張的勢頭不減。

深圳是投資內地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