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能破壞規則”
要麼擁有專利,要麼迎接死亡。鄧國順將這句IT業界的訓誡牢記在心。在優盤呱呱墜地時起,他就把荷包裏剩下的幾乎每一分錢都用來申請商標、專利和聘請法律顧問。
專利申請到批準按慣例有一個技術方案公示期,即征求異議期。令鄧國順始料未及的是,技術方案公布不到3個月,市場上就一下子冒出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閃存盤廠家,“很明顯,這是對朗科的嚴重侵權行為”。
2002年,朗科對北京宏基、北京華旗、深圳富光輝等5家公司同時提起專利侵權,這是國內第一起引起廣泛關注的IT知識產權訴訟案。
一旦朗科在這場前所未有的訴訟中獲勝,將意味著之前所有侵權的廠商將按銷售的閃存盤片數向朗科支付專利費用。2002年底,訴訟尚無結果,一個所謂的“閃存盤聯盟”突然憑空而起,公然將朗科置之於外與之對抗,甚至召開工作會議對朗科專利提出質疑。
從一開始打官司起,鄧國順就未曾退縮過,“有專利在手,我就要和他們鬥到底!”他很快將此事上報給中國電子商會。不久,這個聯盟就散了。
2003年,朗科發表聲明:宣布與北京宏基達成和解:ACER(宏基)充分尊重並承認朗科的知識產權,承諾全麵停止銷售USB閃存盤係列產品,同時雙方有進一步合作意向。
維護知識產權之戰初戰告捷。“市場那麼大,朗科不可能也不會一家獨吞,隻要承認和尊重朗科的知識產權,並有利於這個行業的規範成長,我們一律歡迎。”
從法製健全的新加坡回來的他,對中國也充滿信心,正是這種信心驅使他每一步都嚴格按照規章辦事。
2003年,接連幾個福布斯富豪落馬,引起眾多帶有“原罪”的所謂富豪們的恐慌。鄧國順心裏很坦然也很慶幸,因為,這正好說明中國的經濟社會正在走向成熟,遊戲規則將為越來越多人所遵守了,而他無疑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麵。
274.施正榮是怎樣從科學家到新科首富的
施政榮,尚德電力公司董事長兼CEO。2005年12月,尚德電力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由此成就了施政榮新科首富的地位。施政榮從科學家成為首富,用了不過短短4年的時間。
歸國博士創業遭遇資金瓶頸
施政榮的履曆表顯示,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實驗室裏默默鑽研。1988年,施正榮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求學,師從國際太陽能權威、選擇性諾貝爾獎獲得者馬丁·格林,進行了10多年晶體矽薄膜電池的研究,獲得10多年晶體矽薄膜電池的研究,獲得10多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明專利。
從實驗室裏埋頭研究的學者,到率領企業成功上市的企業家,施正榮走過的道路耐人尋味。他是如何完成這一轉變的?
多方融資
2005年9月18日晚上,施正榮化好妝,與67名員工一起,興高采烈地參加了“無錫市萬眾一心跟黨走”職工歌會合唱比賽。當唱完《在希望的田野上》時,施正榮終於下定決心,帶著自己的招股說明書,去紐交所上市。
這時,離施正榮回國創業隻有5年的時間。
2000年,施正榮從澳大利亞學成回國,帶著幾十萬美元現金,開始創業。“現在想想真是後怕,當時要什麼沒有什麼,風險真的很大。”
彷徨之時,一個偶然的機遇,無錫市風險投資公司投資部經理張維國發現了施正榮的項目。他認為,太陽能發電是個不錯的想法,於是找到了施正榮。
兩人經過一番計議,決定共同成立一家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在張的帶領和勸說下,無錫小天鵝集團、山禾製藥、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八家當地知名企業紛紛出手,融資600萬美元,施正榮則以4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160萬美金的技術參股,成立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施正榮出任總裁,張維國擔任副總裁。
艱難創業
“當時大家都沉不下心來做好生產,也沒心思搞企業文化。”施正榮說,在創業初期的那段日子,說什麼的都有,人員流動很大,就連他帶回來的一個博士也另投他門。
讓他更感窩囊的是,因為2萬元的合同,連清洗公司員工都衝進他的辦公室耀武揚威,要搬走設備抵債。在設備抵達尚德前的日子裏,這樣的事情一個星期可能發生好幾起,氣得施正榮直想打架。要強的施正榮暗暗發誓:“哪怕做死在無錫,也不能給這幫人丟臉。”
在設備到達後的兩個月裏,施正榮從早到晚,天天和設備滾打在一起。“當時我覺得走路連腳後跟都痛。”
施正榮說,當第一台設備在眾人的懷疑聲中順利生產時,他第一次看到了別人信任的眼神。為了尋找市場,他在國外一呆就是幾個月,當大把大把的訂單從海外飄向尚德時,施正榮知道,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2003年的擴產,對尚德來說非常重要:沒有當時的投資,他們就不可能抓住2004年的黃金市場。
2004年年初,施正榮又一次果斷提出,繼續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