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市場營銷管理(4)(1 / 3)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雙方如此截然相反的命運。中國的茶葉公司,是在販賣一種產品,而在美國星巴克公司,卻是在販賣一種生活方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的成功常常被歸結為是在賣服務或賣環境,這是相當模糊的、似是而非的說法,事實上,星巴克是創造出了人們生活兩大場所(一是家裏,二是公司)之外的“第三者生活空間”。也就是說,中國人並不是因為喜歡喝咖啡而走進了星巴克咖啡店,恰好相反,中國人是因為喜歡星巴克的“第三者生活空間”,而慢慢習慣了喝咖啡。

這時,我們就會發現,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是什麼”並不重要,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代表著什麼”,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在嶄新的生活方式的時代裏,企業產品與生活方式之間正確的邏輯關係,是生活方式決定企業產品、而不是企業產品決定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不能顛倒的邏輯次序,就如美國西北航空的一則廣告所說:“先定義你的生活方式,再選擇適合你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因此,缺乏對於現代生活方式本身的洞察力、還原力和創造力,才是企業所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也是企業未來的真正的敵人。在中國浙江,一些頭腦靈活的民營小企業,開發出了一種自動削水果的削皮機,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吧?既減少了個人家務勞動強度,又符合休閑生活方式的要求,但是,它卻如曇花一現般地迅速消失了,為什麼呢?原因恰恰是它的自動削皮的產品功能太強大了,反而把居家生活中的情感交流方式給消滅了。

未來將如何管理企業,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新時代。

一種定義是,新時代是一個“消費時代”。至少,消費時代的定義比顧客時代的定義,更接近新時代的真相,因為在顧客時代,“顧客是上帝”,滿足顧客成為了企業致勝的法寶,但事實結果卻恰好相反,企業越是試圖滿足顧客——譬如產品功能越來越齊全、服務質量越來越周到——反而越是引起顧客的不滿,按照顧客的說法是,我喜歡功能簡單的產品,我討厭近乎神經質的服務。消費時代的定義,意味著幾乎所有的企業產品,都成為了可買可不買的、顧客需求之外的一種多餘品或奢侈品,不具備消費意義的產品,將淪落為庫存的好產品。

另一種定義是,新時代是一個“知識時代”。無疑,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定義,因為它解釋了未來新時代的財富生產過程,即:是知識而不是資本成為了創造財富的源泉。

雖然這兩種新的時代定義,正確地描述社會新時代的某些真相,但是,它們卻並沒有解決未來企業管理的問題,因為我們依舊不知道如何創造顧客,我們無法把未來的管理,稱之為“管理就是創造消費”或“管理就是創造知識”。

因為,真正的問題既不是如何定義新時代、也不是企業如何創造顧客,正確的提問應該是:究竟是哪一種決定性的因素,影響或決定了顧客的消費行為?

至少,我們已經知道的答案是:不是產品決定顧客消費、不是服務決定顧客消費,當然,更不可能是消費本身決定顧客消費。

這時,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好產品卻不受歡迎”了,當一個企業大肆宣稱,我的產品價格低、功能全、質量好時,顧客卻反問到:這些跟我有什麼關係?不符合我的生活方式的產品或服務,即使再好也是無用的垃圾。顯然,過去企業曾經試圖主導顧客、甚至是企圖主導社會的做法,是多麼的蠻橫、霸道和荒唐可笑,事實上,社會生活方式的演變,不僅會顛覆企業或企業產品,甚至會將整個行業掀翻在地。

消費者購買行為類型

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消費者購買行為類型不同。

1.按消費者購買的態度和要求劃分

按消費者購買的態度和要求,購買行為可以分為7種。

習慣型

這類購買者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使用習慣來進行購買。營銷者隻需想辦法幫助其實現購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