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人力資源管理(2)(2 / 3)

考評是獎勵的合理依據。要使考評工作切實有效,就應該與它的獎勵製度緊密結合起來,對有成就的員工進行及時獎勵,這樣才能激勵員工為組織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

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指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即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自覺主動地去完成組織的任務,實現組織的目標。企業實行激勵機製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員工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滿意度,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保持和發揚下去。

1.激勵原則

企業要綜合運用各種動機激發手段,使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企業的綜合活力,達到最佳狀態。

(1)激勵要公平合理、獎懲分明

激勵機製要和健全、完善的績效考核製度相互配合,做到考核尺度相宜、獎懲公平合理。在提薪、晉級、評優等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上務求做到公平。

(2)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由於人的需求多方麵,因此激勵要從物質和精神等多方麵同時入手,獎勵和懲罰相結合,一方麵有利於員工保持較高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麵避免員工消極的工作作風。

(3)激勵要有足夠力度

獎勵和懲處的力度要足以使員工有努力工作或者避免犯錯誤的動力,通過各種有效的激勵技巧,達到以小博大的激勵效果。

2.激勵方法

每個企業的工人都是在滿足自己生活的基本要求後才會去為企業創造價值,所以企業領導人首先應該滿足員工的基本生活需要。1954年,西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了人類需要層次理論,一個聰明的管理者,首先應該了解每一位下屬的需要層次,以個人需求為基礎進行獎勵,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根據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勵要素需要層次激勵方法

生存需要提高工資、獎金、改善工作條件、定期醫療檢查、娛樂等。

安全需要享有優先股權、保險、職業穩定、口頭和書麵承諾、晉升等。

歸屬需要

邀請到特殊場合、有機會加入特殊小組、有機會成為委員會成員、俱樂部組織成員、工作輪換等。

自尊需要獎勵、表揚、授予稱號、公開場合露麵、為管理委員會服務等。

自我實現需要

帶薪休假、領導項目任務小組、受教育的機會、承擔教學任務、承擔指導任務等。

企業的活力源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由於人的需求多樣性、多層次性,動機的複雜性,因此調動人的積極性也應有多種方法。

(1)物質激勵

物質需要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是人們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動因。因此,物質激勵是激勵的主要形式之一。

物質激勵是指通過物質刺激的手段,激發員工工作的潛能。物質激勵的主要形式有正激勵和負激勵。正激勵如薪資、獎金、津貼、福利等。負激勵如罰款等,主要對犯有過失、錯誤,違反企業規章製度、貽誤工作、損壞設備設施,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和敗壞企業聲譽的員工或部門進行處罰。

(2)精神激勵

精神激勵是在較高層次上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激勵深度大,維持時間也較長。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物質激勵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其效果就不明顯了。

在創業初期,企業的激勵體製主要表現在精神方麵,特別是在個人的自我實現方麵。有很多創業者就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最大價值才選擇創業,因此,精神激勵比物質激勵更為重要。

(3)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就是加強與員工的感情溝通,尊重員工,使員工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在心境良好的狀態下,工作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

著名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一、伊萊克斯的人盡其才

瑞典的伊萊克斯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電器公司,擁有近10萬名員工,在全球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產品銷往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白色家電領域,他們在世界上少有敵手。對於企業的成功秘訣,總裁邁克爾·特雷索把其歸結為人才的培養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