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
在理財過程中,不能割裂成本、收益權衡與收益、風險權衡,而應該將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用以指導各項財務決策與計劃。權衡即優化,決策的過程即優化的過程。財務管理中,各種方案的優選、整體(總量)優化、結構優化等,都體現了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的綜合權衡。
(四)管理原則
在全麵協調、統一的前提下,按照管理物資與管理資金相結合、使用資金與管理資金相結合、管理責任與管理權限相結合的要求,實行各級、各部門共同承擔責任的財務管理,以調動全體員工管理的積極性,將各項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務求有效。
三、資產管理
企業資產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它們都是企業的經濟資源,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妥善管理。
(一)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勞動資料。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超過1年或者一個經營周期、價值超過一定標準的有形資產,包括土地、建築物、機器、設備、設施、運輸工具等。
固定資產是企業的主要勞動手段,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物質技術基礎。它的數量、質量、技術結構標誌著企業的生產能力,也標誌著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麵臨著十分複雜的理財環境,怎樣做到正確的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節約固定資產投資,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合理使用,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的經濟效益,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既要著眼於實物,也要重視其價值。
1.科學預測固定資產的需要量
科學預測固定資產的需要量,是搞好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環節。企業要根據生產經營的任務、規模、能力等因素,采用科學的方法測算各類固定資產的需要量,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
同時,企業在預測固定資產需要量的基礎上,還要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預測。
由於固定資產投資使用期限長、投資數額大,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一旦做出,便會在較長時間內影響企業的經營。因而企業在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時,必須認真研究投資項目的必要性,技術上的可行性,並將各種投資方案的經濟效益進行測算,選擇投資少、收益高、回收期短的最佳方案,以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2.正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除了土地以外,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計算成本時應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正確計提折舊費用,也是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是保證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一項重要措施。
正確計提折舊費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考慮影響固定資產價值的各種因素,合理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折舊方法。
3.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
為了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發揮固定資產應有的作用,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加強固定資產保管、維護和修理工作,使之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並充分合理利用。隻有管理得力,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固定資產的效能,充分挖掘現有固定資產的潛力,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
4.切實做好固定資產保全
固定資產是企業重要的經濟資源,保證固定資產的完整無缺,既是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客觀條件。因此,企業必須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的各種基礎工作,製定固定資產目錄,明確固定資產的管理範圍,落實管理責任,建立固定資產登記的賬、卡,及時反映各類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和結存情況,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做到賬、卡、實物三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