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時熱愛大自然,曾涉險行走在青海草原,回來遇狼;又徒手攀登昆侖山;冬天下大雪孤身上華山,都非常凶險,固然親曆美景無數,但實在是太苦太險,這樣的事以後應該不再發生了。現在我就等自己有錢了去一趟近處的海邊曬太陽,可能會更好。
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
逍遙遊首先不是常人理解的神遊。神遊一詞好聽,說白了就是走神,做白日夢,毫無意義。
我曾學佛,並且正在學道,對種種靜坐功夫不陌生,其實那時出現的種種美好感受都是幻覺,而已,而已。
正如耶穌的“複活”不是抽象意義的精神複活,而是實實在在的身體複活;莊子說的“逍遙遊”絕不是坐在那裏出神,而是實實在在地讓身體享受到了旅遊的快感。
正如莊子所形容的“無所欲兮無所求,泛若不係之舟”。
“旅遊”一詞很多人認為與“逍遙遊”不是一種遊,但我認為“逍遙遊”就是旅遊。就是玩。當然是那種徹底的玩。
玩的境界有三種:
一是玩自己。
二是玩別人。
三是玩整個世界。
當然這不是玩弄,而是玩耍。
人生貴嬉戲,嬰兒之所以最快樂,即在於她有一顆嬉戲的心。動物也比人快樂,也在於它有一顆嬉戲的心。
到了第三層境界,人把事情玩大了,但玩得不過火、不走火,因此很痛快。與眾人共瘋,與天地共狂,但又絕無傷害,這種玩是真正的玩。
逍遙遊不是浪遊。浪遊太苦,並不逍遙。
逍遙遊不是神遊,不是出神,不是夢遊。
逍遙遊是旅遊,準確地說,逍遙遊就是玩,逍遙遊就是有錢人的旅遊。有了錢才好玩。
好了,我們終於明白逍遙遊的意思了,我們終於理解莊子的原義了,我們終於撕下自己虛偽的麵孔了,多爽!
當然,以上我說的也是比喻,應該當作寓言看,這也是莊子筆法。逍遙遊不一定要有錢才行,我的更根本意思是:要底氣充足,要元氣充滿,這樣才能逍遙起來。
錢嘛,誰都有一點,有大錢,有小錢,大錢大花,小錢小花;大錢大樂,小錢小樂。聰明人也可以小錢大樂,比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重要的是心態。
但光是心態好還不管用,因為“心態”是一個抽象說法,並不具體。你說你心態好,你哪裏心態好?你說你全身都心態好嗎?這是說不通的。
因此,不但要心態好,更要元氣充足。
元氣就像錢,不是抽象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元氣可以量化,比如練功的人知道,今天我的哪裏有氣感,明天又升到了哪一處,這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在跑,在運動,在充滿,絕不是一句“感覺”就可以亂說的。
元氣充足的人可以飛起來。
當然,那不是大飛,而是小飛。其實很多運動員也能飛,比如喬丹。當然,那是小飛,不是大飛。但小飛也是飛,它不是躍,而就是一種飛翔。姚明之所以不如喬丹,就因為他太笨,飛不起來。
有小飛就有大飛,當然這不是運動員的境界了,而是更高境界。
世上有沒有神?對此我持保留意見,我認為有,理由是根據我的靈修體驗。
比如我昨晚又夢見了我的外公,他好像還活著,真的很親切。外人是體會不到我的感受,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這種強烈感受的背後必有原因。
再比如,我自從信了主耶穌後,確實事業很順利,家庭很和睦。
不錯,這是我的努力,但沒有一位老大級別的人物罩著我,我能做到嗎?不能,我隻是一個凡人,能力有限。
耶穌是有的,莊子說的神人也是有的。“複活”是有的,“逍遙遊”也是有的。
隻要你信,隻要你修煉。
隻要你想。
隻要你去做。
剩下的事自然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來幫你完成。
世人自投羅網,主動交出自己的自由,就像這個圖中的小孩:
是到重獲自由的時候了,是到衝破各種網的時候了。
當然那不是魚死網破,不需要把網撞破,魚也可以自由,其中訣竅很簡單,那就是從網眼鑽過去。
魚本來是滑的,網眼也很大,那麼為何魚鑽不出網呢?因為慌亂。
打魚的人知道魚有多笨,其實漁人的網都有漏洞,但很少有魚知道從漏洞裏鑽過去。
不要慌,不要亂,總會有辦法。
隻要你鎮定。
隻要你觀察。
總會獲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