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城市基礎設施中的國資公司典型案例研究(5)(2 / 3)

——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戰略,形成有效的企業動力機製和風險約束機製。在母公司體製改造的框架內,一方麵以引入吸收戰略夥伴加盟,增強資本實力,拓展業務範圍;另一方麵可創立職工持股會,調動內部員工積極性(公司80%的人員是具有各級職稱的管理人員,這是公司重要的潛在資源),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使包括國家在內的投資者能真實、及時地掌握企業經營信息,落實對企業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並根據市場的動態和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或投資方向,使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趨於合理和優化。

——建立規範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形成科學合理的企業領導體製和組織結構。確保出資人到位,在此前提下通過健全完善企業的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執行機構,規範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運作;建立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有效的激勵和製衡機製,確保經營人員和勞動者能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盡心盡力,並使各自的權利能得到合法合理的保障。

——圍繞市場意識的培養,創新企業管理製度,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在規範企業內部管理,培養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要加強公司財務管理意識,減少建設資金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積壓”,提高使用效率,並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製度;完善企業業務運作流程、采用信息化等手段,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完善用工和分配製度,加快建立公司優勝劣汰、職工能進能出、經營者能上能下的機製,在企業內營造有利於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建立健全投融資功能,探索開展資本運作。在過去的體製中,公司是無需擁有投融資功能的,因為政府下撥的建設財政資金一般是充足的,在實現操作中,有時公司節約了建設投資,但節餘的建設資金卻不知如何處理。新的國資管理改革和城建投資建設創新以後,情況發生根本變化,必須及時調整公司的發展戰略。

例如,公司作為工程建設單位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隻有具備了融資優勢,才能把公司的人才優勢、科技優勢、工程管理優勢轉化為綜合開拓能力。同時,在項目法人製推行的環境中,公司在建立項目公司的探索中必定需要進行投融資方麵的嚐試,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合理安排融資,降低風險。另外,公司要做大做強,實現業務和規模擴大,增資擴股、並購重組、包裝上市、參股控股等是必經的手段。

在此過程中,公司也可以進一步優化完善管理流程和運營方式。

2.改製改革方案選擇

公司的國資控股方為上海排水公司,而排水公司的上級控股公司是水務資產經營公司,水務資產經營公司是上海城投公司的二級控股公司,因此,水環境公司的最終控股方為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上海城投公司。上海國有資產管理體製改革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創新都會對水環境公司的改革發展產生實質性影響。因此,要從上海城投公司係統資產管理體製的改革中來確定水環境工作的改製改革。根據有關情況分析,上海城市水環境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將可能麵臨下列四種改革方案。

方案1:上海城市水環境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被注入上市公司,其結構如圖89所示。

在這種可能的方案中,借鑒首創股份(600008)、環保股份(000730)等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軍環保產業的經驗,排水公司將分拆部分優質資產,通過股權置換等方式控股某家上市公司,上海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作為與主導產業直接相關的公司注入這家上市公司,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水環境公司將由此獲得較好的發展機遇:(1)由於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極佳的行業概念和獨特題材,有利於通過股市融資,迅速擴大公司的規模和實力;(2)通過企業存量要素資本化和股權化配置,有利於提高存量資產的產出效率;(3)通過注入上市公司,有利於提高本公司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4)注入上市公司後,公司的投資風險將由社會投資者共同承擔。公司如果能獲得這一發展機遇,母公司(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其行業題材通過配股、增發等方式迅速充實水環境公司的資本規模,壯大企業實力。2003年以來,鑒於上海城投公司已組建水務事業部,則上述方案將在水務事業部框架下運作。

方案2:排水公司分拆資產上市,上海城市水環境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未被注入上市公司,其結構如圖810所示。

公司自身的規範化運作,依靠開拓進取樹立企業形象並奠定在行業中的地位,爭取被上市公司收購或控股。

方案3:上海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成為水務資產經

營公司的“一級半”子公司,其結構如圖8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