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總經理為什麼要懂得激勵考核部屬(1)(1 / 3)

企業中普遍存在著人員不安的現象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國內企業普遍存在著人員不安的現象。很多企業高管(包括總經理、總裁)都感覺到了這一點。尤其是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經濟危機一波一波地推向全世界,企業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總經理們在“苦日子”要開始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準備好了嗎?企業要怎麼去應對“苦日子”?因為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上上下下都普遍存在著不安的情緒。

造成這種不安,除了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外,主要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經營層不放心

因為經營層不放心,於是不信任、不敢授權給幹部,隻能事必躬親,最後苦了自己又欠缺效率。那經營層為什麼會不放心呢?因為如果他們不授權給部屬,部屬就會有意見,但是一旦授權給部屬,部屬又可能會垮掉,於是他們不敢充分信任,不敢授權給部屬。最後經營層隻能事必躬親,凡事都要自己做,搞得自己很累,效率又不高。

身為總經理,必須要遵循二八法則,把80%次要的工作交給部屬做,自己來做那最重要的20%的工作。這20%的工作莫過於三件事:第一是調氣,把團隊的士氣調高,也就是要懂得激活團隊;第二是要善於總結,總結以前取得業績的原因,上個月、上一季度、上半年的業績都可以拿來總結;第三是要懂得調整,以前我們提倡“失敗為成功之母”,現在我們要倡導“調整才是成功之母”這個理念。上個月我們的經營業績不好,不能放任這個月繼續惡化,必須要迅速調整,當然,調整有調整的策略,調整有調整的方法。

日本策略大師大前研一先生曾經說過,“策略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的策略定錯了,那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

經營層不放心是因為他們沒有把策略有效地傳輸給部屬,沒有進一步去認識每一個團隊成員,不了解團隊成員的能力在哪些方麵、主要優勢在哪裏,所以等到想放權給部屬的時候,對方可能挑不起這副擔子,承受不了,被重擔壓垮了。這種事情發生過一次之後,經營層就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次授權失敗了,以後就不敢授權了,那就會永遠被團隊綁住,沒辦法跳脫這個窠臼。

如果你也是這種情況,那麼,你現在在企業中扮演的充其量就是一個次要角色,如果想要在企業中扮演一個傑出的角色,就必須要大膽授權。

當然,授權也是有條件的。

第一,授權之前,必須要先認清被授權人的優點在哪裏,缺點在哪裏。你是授權給他的優點,絕對不能授權給他的缺點。

第二,不隻是授權而已,還要懂得收權。如果被授權人的能力不足,你要馬上收回權力。正確的授權是能授也能收,如果隻會授權不會收權,那就是“濫權”了。

第三,除了授權,還要灌能。如果被授權人的能力哪個方麵有不足,在授權之前就要找他來談話,而且要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同時告訴他,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怎麼做會比較好。對方如果完全理解你的意思,完全懂得你說的道理,你就可以放權。如果對方不能完全明白你說的道理,不能理解你的意思,那就要引導他找到答案。所以最好的領導模式是引導部屬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部屬答案。

直接給答案,就隻能用命令和指揮的方式來帶人,現在單純靠指揮和命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當今時代,團隊成員之間是夥伴,在夥伴型關係中無所謂誰大誰小,所以不應該再用命令的方式來指揮部屬。一直用命令的方式指揮部屬,最後部屬就會變成“呆頭鵝”,能力沒法得到提高,事事唯命是從。

總經理必須學會授權,必須敢於授權,但是授權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條件不成熟,盲目授權,可能會使企業死掉。很多人隻看到了授權之後有的企業垮了這個結果,沒有去尋找問題的根源,然後盲目覺得不能授權,對所有部屬都不放心,授權給誰都覺得不放心。這種觀念是不對的。

中層幹部不稱心

中層幹部麵對著“上壓下頂”的困擾,如同“三明治”一般,既不能發揮能力,又備受承上啟下之難。上麵給他們壓力,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什麼工作,給出了業務指標,但是部屬不願意做,目標很難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