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冠心病的艾灸療法(2 / 2)

4.灸法的適應證

灸法由於其溫熱性質,能夠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適用於慢性、陽氣衰弱、虛寒性的疾病。

如慢性風濕病、胃痛、腹痛腹瀉、痢疾、遺尿、脫肛、崩漏、厥逆、瘰鬁、癭瘤等。灸法亦是很好的保健之法,可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無病施灸,可充沛精力、延年益壽。

5.艾灸的禁忌

①在饑渴、酒醉、飽食、勞累、憤怒、驚恐、情緒不快和劇烈運動以後,都應禁針灸,酒醉後更絕對禁灸。

②孕婦慎灸。禁灸腹部各穴;禁灸三陰交、合穀、肩井等活血力強的穴位。

③神經幹表淺部分的穴位要少灸或禁灸。

冠心病常用艾灸法

艾灸適宜於氣陰兩虛或陽氣虛衰的冠心病患者,常見症狀如氣短、乏力,動輒氣喘,多汗等。艾灸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促進康複。常用的艾灸方法如下:

1.艾條灸法

處方:神闕、氣海、腎俞。

操作:灸神闕或氣海穴可自我艾灸,選擇坐位或仰臥位。

若灸腎俞,則要讓家屬來操作,取俯臥位。艾灸時將艾條點燃,對準穴位,在距離皮膚大約3~5厘米處施灸。可選擇回環灸或雀啄灸來緩和灸溫過高而導致的不耐受。回環灸即作環形運動,使艾條在以穴位為中心的水平圓麵上運行施灸;雀啄灸即像鳥雀點頭啄食一樣的上下施灸。通常艾灸時間為15~30分鍾,能耐受的患者可將一根艾條灸完,耐受能力差的患者可適當縮減艾灸時間。每天1次,

5天為1療程。

2.隔薑灸法

處方一:同上。

操作:切取較大的薑片,厚度約3毫米,在其上用縫衣針紮上數個孔洞,平鋪於穴位上。取拇指肚大小的艾絨捏成小團,放在薑片上,點燃艾絨,待其緩慢燃燒完畢,用鑷子拿挾,去灰燼,換上新艾絨,點燃繼續施灸。若灸1個艾絨團稱為1壯,則每次灸5~7壯即可。也可視個人耐受度不同來調整壯數。若薑片灸烤幹燥,可更換新薑片。每天1次,5天為1療程。

艾絨製品通常藥店裏有出售,艾灸操作也不複雜,冠心病朋友可以買來嚐試一下,若能堅持艾灸,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處方二:脾俞、腎俞、太白、上巨虛。

操作:每次選常用穴及備用穴各1個,用隔薑灸法。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徑0.8厘米。鮮薑片厚2毫米,直徑1厘米。每次灸5~6壯。每日1次,30次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