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究竟如何把員工的目標、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結合成一體呢?柳傳誌依靠的是強大的企業文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聯想的企業文化就是聯想精神激勵的源泉。
大凡企業文化,都離不開“以人為本”這個理念。早在古希臘,普羅泰戈拉就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文主義思潮興起的文藝複興,又把對神的崇拜轉向對人自身的崇尚。馬克思主義進而揭示了人的本質,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求實進取”這四個字中,“求實”更多是一種行為方式,“進取”則是追求一種偉大的理想,把企業做大、做長久,把企業當作事業去做。柳傳誌提的“進取”是超越個人需要之外的一種追求,進取裏麵除了超越個人需要的內涵之外,還是一種責任邊界,就是做企業、做事不能光對個人負責,要對一群人負責,光對個人負責企業會做得很小。柳傳誌認為責任邊界有四種,第一個是對自己負責,第二個是對個人、對家庭負責,第三個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都負責。他認為自己屬於第三類人。正是這種進取精神使聯想在做企業的時候會追求長遠,追求基業常青,做決策會看得比較遠,聯想提出“百年聯想”很符合它的價值觀。
聯想的企業文化的要點可以表述為,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企業在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同時,也需要員工對企業做出無私的奉獻。
柳傳誌喜歡把聯想的性質定義成國有民營,就企業文化等精神激勵的設定原則來看,柳傳誌也沿襲了這種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混合體的基本原則,一方麵,他喜歡講貢獻,講責任和使命感,另一方麵,他也強調給予空間、舞台和物質回報。
大凡世界500強企業,每個都擁有自己悠久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不是簡單的概念炒作,不是附庸風雅,而是整個企業上自領導人下至普通員工都深入其中的。平時,這種企業文化可以增加企業凝聚力;當企業麵臨困境時,這種企業文化能夠使上下一心,不會大難來時各自飛,大家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去努力。以飛利浦為例,它並沒有像國內企業一樣總是進行廣告轟炸,可在普通人心中,飛利浦的產品就是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的產品好在什麼地方,但就是相信。這不能不說跟其一直宣傳並堅持的信念有很大關係。
文化傳承對一個國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文化對一個企業的作用同樣非常巨大。與文化傳承並行的是領導力的傳承,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懂得把自己的領導力傳承下去,這麼做不僅可以起到激勵年輕領導者的作用,讓他們能以主人的心態來做事業,而且就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營方式,隻要企業擁有了自己的文化和領導力的傳承,那麼不管未來掌門人是誰,大家都會向同一個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