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誌的領導智慧34(3 / 3)

勸大家把股票賣了,說明企業真的出了大問題,但是柳傳誌認為聯想沒有本質上的問題,所以他讓大家放心。柳傳誌毫不諱言地說:“如果我不複出,楊元慶就當不了CEO。”實際上他的複出是為了顯示主人的存在。誰才是聯想的主人?這個問題在並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後曾經並不是那麼明晰。由此可見,柳傳誌複出的最大意義也許並不在於聯想集團的現金儲備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而在於讓聯想集團重新回歸了“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

柳傳誌複出後立竿見影的效果,一方麵讓外界感歎柳傳誌的神奇與偉大,另一方麵也不得不令人產生一絲擔憂。家族企業曆來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柳傳誌是創業者,楊元慶他們屬於第二代。假以時日,當柳傳誌真正退休之後,聯想這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是否能穩健地沿著他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一代教父似乎還應該有個更清楚的交代。唯有如此,柳傳誌才能更加放心地去打高爾夫,陪夫人散步,安享晚年。

中國人民大學彭劍鋒教授說過:“經理人要承擔激勵員工的責任,這是所有教科書都談到的,其實經理人的核心能力是領導力,領導力的核心就是懂得如何激勵你的員工。”

員工是一個企業的根本,沒有員工,企業便無法正常運轉下去,能力再強的企業家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綜觀全世界,幾乎每個企業家都在強調“以人為本”。但是怎麼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通過各種激勵手段,給員工舞台,讓其有成就感、歸屬感、使命感無疑是關鍵所在。

著名企業家、萬科集團總裁王石說過,一流公司用三流人才賺一流的錢,而三流公司卻用一流人才賺三流的錢。王石所表達的道理很清楚,三流公司之所以隻能賺三流的錢,是因為三流公司盡管有一流人才,但是一流人才並沒有達到一流的績效。這個結果不僅對一流人才來說是一種資源浪費,對企業來說更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如何讓一流人才發揮一流的作用?關鍵在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激勵人心、鼓舞士氣,唯有如此,這些人才能跟隨領導者一同奔赴企業願景,達到事業成功的目的。反之,一流人才一旦意識到自己在某個企業得不到必要的激勵,看不到未來的前景,那麼,選擇跳槽、另覓新主勢在必行。

有一個富翁與狗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富翁養了一隻狗,每天都讓傭人給狗洗澡喂食,可謂寵愛有加。但是有一天,這隻狗卻離家出走,跑到了一個窮人家。富翁找到它的時候,它拒絕回家,因為它覺得富翁給它好吃好喝的生活,根本比不上窮人每天下班後的一個擁抱。

把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其實就是要求領導者必須知道下屬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麼,然後才能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勵手段。

在帶隊伍上,柳傳誌不愧是大師級的領導者。他不僅能吸引人才,培養人才,還能留住人才。當其他企業屢屢被人才流失的問題所困擾,柳傳誌卻能牢牢凝聚以聯想五虎將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讓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為聯想這艘大船保駕護航。

針對不同能力的人才,柳傳誌會提出不同的標準,嚴格要求,並且善於用“小馬拉大車”的做法,即有十分之才,交給十二分的重擔,有效激發員工,挖掘他們的潛力。這就讓員工感受到了領導的信任和期望,從而全力以赴。而對於像楊元慶、郭為、朱立南這樣的核心管理層的人才或者重要骨幹,柳傳誌更強調精神激勵。他的方法是給這些一流人才提供廣闊的舞台,放手讓他們去做,引進競爭機製,鼓勵創新與嚐試,以此來鍛煉他們接班的能力,培養領導的信心。正如麥格雷戈所說:“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競爭,才是激勵的主要來源之一。”柳傳誌分拆聯想雖不能簡單以成敗論之,但是通過在賽馬中相馬,柳傳誌在人才上可謂收獲頗豐。

不管是一流人才還是普通員工,柳傳誌都以文化為紐帶,培養下屬的“家族觀念”,讓追隨者以主人翁的心態做事,這樣就保證了聯想大家庭始終能保持和諧與奮進。

柳傳誌曾以美國總統製為例論述過聯想精神的重要性:“在世界不發達國家政變層出不窮的時代,美國總統從來不擔心政變,任何一個美國總統也無法改變憲法當終身總統。我們就是要把聯想的理想、目標、製定製度的指導思想,像美國憲法在美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那樣,一步一步地、一點一點地融化到我們聯想人的血液中去,使得隻有遵照聯想精神辦事的人才可能進入聯想的領導班子,才可能站得住腳。”

最好的激勵是傳承。一個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就必須由一代代領導者薪火相傳,以願景激勵後來者,讓其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領導的重任。盡管柳傳誌在2008年12月份又重新複出,但是在聯想大業的傳承上,他已經做了多年的工作,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啟示。

第一,正確的激勵。對不同的人員要用不同的激勵方法。對所有員工都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物質激勵,而對於企業的重要骨幹,除了物質激勵,還需要以精神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鍛造他們的領導力。

第二,懂得放手。領導者要與時俱進,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適時交出接力棒,並允許接班人犯錯,讓他們在失敗中學習成長。在培養接班人的過程中,要敢於放手,對接班人充滿絕對的信任。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害怕犯錯,而喪失了渴望成功的希望和信心。

第三,以文化為紐帶,打造企業獨特而強大的精神。得民心者得天下。用精神凝聚員工,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跟隨領導者前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領導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