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誌的領導智慧39(3 / 3)

創業,就是開創一番事業,自然需要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這些都是一個領導者必須擁有的素質。

事難緣於心難,自己的內心有著不畏艱難的信念,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麵對一切不幸,不可畏縮不前,垂頭喪氣;不可徘徊觀望,猶豫動搖;不可捶胸頓足,怨天尤人;不可自甘沉淪,墮落頹廢。而應該持之以恒,永不懈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缺乏耐性和堅持,任何事情都隻會是前功盡棄。“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行百裏者半九十”,說的都是這個道理。王安石在遊褒禪山時,因為害怕山洞又黑又深而未能窮其究竟。事後,他後悔地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

電影《指環王》裏麵的阿拉貢說:“我什麼都不怕,我不怕死。”因為他的勇氣,為他招到了強大的軍隊來為他作戰。

在中國,有一個流傳了很久遠的故事,叫做“臥薪嚐膽”。它講述的是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如何以身作則,奮發圖強,最終率領部下擊敗了強大的吳國。蒲鬆齡老先生甚至還用這個事例來激勵自己,寫成一副對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應當追隨什麼樣的人去成就一番事業?當然是追隨敢於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的人。一個不能夠身先士卒,以自己作為表率的人,怎麼會引得別人的尊重和崇敬,怎麼會有人跟隨?隻有能夠身先士卒的人才能夠帶領團隊,走得更遠,走向勝利,走向光明。

創業艱難百戰多。從柳傳誌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創業不止是帶領一群人艱辛打拚的過程,更是自己從軟弱走向堅強的心路曆程。沒有一顆堅強的內心,是難以達到最終的目標的,更不用說獲得事業的成功了。

領導者需要比下屬付出加倍的努力和心血,以身示範,才能更加激勵士氣。雖然說,僅有事業心並不能夠保證一定可以獲得事業的成功,但沒有事業心的人,絕對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成就。每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都有一顆很強的事業心,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出類拔萃的人,都希望自己帶領的隊伍也是最強的、最好的。

同樣的時代、同樣的環境,許多人沒有達到自己想實現的目標,而有的人卻能讓自己的隊伍依然堅強地屹立在曆史裏,經受住風雨的洗禮。

要想成就事業,需要勤奮、自律,更需要學會堅持。

第一,勤奮是事業能夠獲取成功的敲門磚。天上不會掉餡餅,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猶豫選擇勤奮。”正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一個人要幹成一番事業,就得勤奮地去工作,奇跡就在於此,愛迪生告訴我們,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天賦。勤奮可以使人生充滿生機和活力,在自己的勤奮之中享受無限美、無限榮光,樂趣也能因此從勤奮中得來,勤奮會為你敲開成功之門。

第二,自律會讓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為你的成功做鋪墊。某種誘惑能滿足你一時的需要,但是卻會妨礙你達到更大的成功。這個時候,你要明白,什麼才是你所想要的,你需要做出明智的選擇。很多誘惑足以使無數英雄競折腰,但是如果你能克製欲望,抵抗住誘惑,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都能夠保持自我,那麼你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有資格去華山論劍,去指點江山。

第三,事業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有著能夠堅持到底的良好品質。培根曾經說:“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因為它可以主宰人生。”習慣遇到一點困難就輕易放棄的人,事業注定無法成功。從柳傳誌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強者並非沒有眼淚,而是他們含著眼淚也會堅持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