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行為的供給模型
西方代議製政府由以下幾個角色構成:
在上述基本模型中,被選出的政治供給者指立法者,也就是宏觀決策者;政府行為的需求者包括消費者、企業和利益集團;被任命的政治代理人指“僅僅分派商品和服務給需求者的行政人員”。這種模型揭示了政治市場中的基本要素,可是也有粗糙的一麵:第一,被選出的政治供給者在一個科層製結構的政府中有多個層次;第二,在行政委托-代理關係中,很多中間階層既是代理人又是委托人,模型中立法者和被任命的政治代理人隻是描述了科層金字塔的塔頂和底座;第三,政府行為的需求者,不僅僅包括消費者、企業和利益集團,政府人員自身也是政府行為的需求者,出於自利的目的,政策的製定與供給總是有利於處於強勢地位的政府人員。
政府信用體現在政府行為中,政府行為的供給有四種模型:女巫模型(wickedwitchmodel)、不確定世界模型(uncertainworldmodel)、半仙女模型(semigoodfairymodel)、仙女模型(goodfairymodel)。女巫模型中,被選出的政治供給者可能促成任何有助於他們保住或獲得官位的事情,這樣的決策者是徹底的利己主義者,會導致效率的下降;在不確定世界模型中,由於不完全信息和不確定性,集體行動可能會降低效率;在半仙女模型中,在潛在的帕累托改善意義上,效率會通過政府行為得到提高,但是分配的效應也許不盡如人意;在仙女模型中,政治供給者的作用是解決市場不願或不能解決的問題,政府行為一定會帶來帕累托改善,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安托尼·唐斯在其著作《民主政治的經濟理論》(1957)中支持了女巫模型。他的基本假說是“政黨製定政策是為了贏得選舉,而不是為了製定政策而贏得選舉”,他精辟地揭示了政黨的自利性質,闡述了政黨和被選出的自利供給者團體在多數規則體製下,如何通過競選取得對民主國家的統治。在唐斯的模型中共有四個角色:執政黨或政府和選民是兩個主要角色,反對黨和利益集團是兩個次要角色。唐斯設想出一個競爭性的經濟市場,在這個市場中,供給者是“政治企業”,需求者是選民,各種利益集團要麼幫助選民評估擬議的政策,要麼試圖說服投票者。在兩黨製國家,這樣的政治市場不是完全競爭市場而是雙寡頭壟斷競爭市場,執政黨處於主導地位,它時時麵臨反對黨的威脅。反對黨的存在,成為執政黨的外部製約,二者為了獲取選民支持而製定各自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