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這塊裹屍布是真品的研究者大有人在。他們的理由有三個:第一,從解剖學的角度看,裹屍布上的耶穌受難形象是自然的,而非偽造的。並且在細節方麵也極為真實,比如被釘於十字架上的雙手、大拇指的彎曲度、擴張它的胸部等都像是一個受這樣刑罰的人的非正常的死亡狀況。另外除了釘傷、矛傷外,就連鞭傷也分明可見。最為真實的是,釘子不是直接從手掌穿過,而是穿過腕骨釘在十字架上的,而我們常見到的耶穌蒙難像上釘子是從手掌穿過,無疑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第二,裹屍布所使用的細麻布是人字形斜紋式編織法,這符合古代耶路撒冷地區的習慣。科學家們對裹屍布上的花粉進行了分析,發現共有49種花粉,有13種僅為巴勒斯坦所獨有,16種為北歐所獨有,其餘來自於土耳其以及敘利亞北部地區,這證明裹屍布至少在這些地區停留過,而這和傳說中耶穌裹屍布的流經地區是相一致的。第三,在先進技術的照片處理下,科學家發現在眼部有一枚錢幣痕跡,而這枚錢幣赫然是公元30年代鑄造的。另外裹屍布圖像上的臉型、發式和胡子都與公元初的猶太人形象一致。
但是認為這塊裹屍布是贗品的也不乏其人。他們所提出的置疑也是相當犀利:第一,中世紀時代所有的聖像都沒有發辮,而裹屍布上的圖像卻有。
裹屍布上的人形是裸體的,這明顯與公元初的禮俗相背。在公元初,並沒有把錢幣放入死者眼中的習俗,所以,這個耶穌形象必是假造的。第二,巴勒斯坦一帶的安葬儀式,都是將死者清洗之後,再用裹屍布包裹身體後下葬的,試問在這樣的處理下,裹屍布怎麼可能留下斑斑血跡呢?第三,有許多狂熱的宗教聖徒們,曾經為了追求苦難,體會耶穌基督受難時的痛苦心情,便親自效仿耶穌受難的經過,通常讓門徒對自己實施傳說中耶穌所受過的刑罰,如鞭打、矛刺,之後下命令把自己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用亞麻布包裹起來。
這樣的事情在曆史上並不少見。即便時至今日,仍有為追隨基督而央求同伴將自己釘在十字架上的人。並且在基督教的宣傳畫中,就有不少通過自我折磨以體會耶穌受難心境的圖畫。這說明,這塊耶穌裹屍布,很可能是那些狂熱的基督追求者所留下的,事實上,曆史上的確有過許多這樣的“耶穌裹屍布”。
但是,即便這塊耶穌裹屍布是贗品,那麼耶路撒冷的那塊耶穌裹屍布又在哪裏呢?甚至人們會問:世界上究竟有沒有所謂的“耶穌裹屍布”?這些謎團還有待後人去解答。
不得安寧的泰坦尼克號
1912年3月,當時英國一家叫白星的海運公司投資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一艘客船——“鐵達尼號”(即“泰坦尼克號”),該船泊位46328噸,排水量達66000噸,是當時世界上唯一超過4萬噸的客輪。船長259米,最大寬度為28米,舵重超過100噸,一共有3支槳。中間的船槳最大,重22噸,兩側船槳共有40噸重,3隻船槳葉長均超過7米。
船的內部有16個防水室,是利用水密室建成的。這種水密室可以利用電氣或人力,將浸水的危險程度降到最低。換句話說,在這16個防水室中,如果有1~2個浸水,那麼,巨輪依舊可以安然無恙。
鐵達尼號上有超水準的世界級豪華舞廳、酒吧、吸煙室、遊戲場、遊泳池等,設備極為奢靡華麗。客艙裏懸掛著高級豪華吊燈,地板上鋪著厚厚的阿富汗純毛紅毯,甚至連天花板也叫人不忍移開視線,那裏擺放著淡雅素潔的裝飾畫。人隨便在哪把坐椅上坐下,頭一仰起,幾乎半天時間都是這個姿勢了,這真是名副其實的“海上璿宮”。
鐵達尼號從英國駛向紐約,船上共2208人,其中乘客1316人,船員892人。海上風平浪靜,鐵達尼號在大西洋上順利航行,如果照這種速度,她可能會刷新橫渡大西洋的紀錄。因此,船長船員都十分興奮。而乘客們也盡情地享受著舒適愉快的海上之旅。
從莎山布頓港出航的第5天,也就是4月14日夜,鐵達尼號以每小時23海裏的高速航行。在大西洋上,深夜11時40分,鐵達尼號突然撞上遊離的冰山,伴隨著悲慘的撞擊聲船體大幅度地晃,船內的器皿撒了滿地,玻璃的破碎聲夾雜著乘客們悲慘的叫聲,鐵達尼號上充滿了恐怖與驚慌。走廊上、甲板上和樓梯口處,擁擠著逃生的乘客,刹那間,船上一片混亂。
午夜0點15分,鐵達尼號發出第一聲SOS求救信號,0點45分,信號彈發出之後,救生艇開始放入水中。已接近半瘋狂狀態的乘客們,爭先恐後地登上救生艇。然而僧多粥少,鐵達尼號上隻有20艘救生艇,於是男人們決定先把婦女和兒童送上救生艇,他們自己則留在船上,愛德華·史密斯船長也和其他男人們一道留在船上,與鐵達尼號同生死。
淩晨2點20分,自稱為“不沉之船”的鐵達尼號,帶著1513名乘客和船員,一起葬身大西洋底。海麵上先是湧起一個巨大的漩渦,但不久,漩渦便消失了,海麵又恢複了平靜,好像從未發生過任何事情,獲救的695人,不到全部人數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