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發展黨內民主,提高權利整合能力(1 / 3)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要堅持民主集中製,健全黨內民主製度體係,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健全黨員民主權利保障製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誌關係、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民主監督的製度環境,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領導力量,擔負著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曆史責任。領導民主政治的黨,自身也應當是民主的。“民主政治所要求的一係列原則,首先應當在黨的活動中體現出來。自身缺乏民主的黨,往往意味著黨員的利益、願望、要求得不到恰當的表達,往往意味著各種信息在執政黨內無法得到傳遞和溝通。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完成建立民主政治的任務是很難的。”可見,黨內民主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中國共產黨社會整合功能的發揮。

一、發展黨內民主的主要根據和重要意義

發展黨內民主是黨鞏固執政地位、跳出“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保證,是對其他國家執政黨喪失政權教訓的深刻反思。

(一)發展黨內民主是黨鞏固執政地位、跳出“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以後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人民群眾,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官僚主義以及各種消極腐敗現象,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更需要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更需要發揚民主,更需要推進與發展黨內民主。早在1945年,黃炎培應毛澤東之邀訪問延安,他觸景生情,感慨地說道:曆史上許多朝代在建立之初很廉潔,但不久就腐敗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成了一條周期率。共產黨執政後能跳出這周期率嗎?毛澤東回答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因此,中國共產黨要保持生機和活力,打破和跳出這個“執政周期率”或“曆史周期率”,從根本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出路隻有一條,那就是不斷推進黨內民主、擴大黨內民主、發展黨內民主。

(二)發展黨內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國政治文明的精髓與目標之所在。民主沒有統一的模式,中國的民主政治必然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道路,其中一個很重要很顯著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由於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情況複雜、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繁重的發展中大國,需要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核心來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使民主政治建設的各個方麵有機統一起來,穩步地向前推進與發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證。在我國民主政治實現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發揮著引導帶動和示範作用,通過發展黨內民主來推進社會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堅持黨內民主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緊密相連的,隻有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民主水平高,黨內全體成員能夠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間接地享有參與黨內事務的決策、管理、監督的權利,才能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有序進行,才能保證民主體製和民主機製的正常運行。總之,要想建設和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和推進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民主是重要保證和基本前提。

(三)發展黨內民主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保證

黨內民主是影響和決定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因素,是黨內很好的防錯糾錯機製。因為隻有在充分發揚民主、廣泛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糾正黨內出現的各種失誤和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證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隻有在民主的機製下,才能不斷改善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結構和切實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動員能力,才能進一步反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質,才能確保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適應社會轉型期執政要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隻有在民主的氛圍下,才能尊重和保障廣大黨員的民主權利,把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把全黨的智慧集中起來、把全黨的意誌凝聚起來。總之,中國共產黨提高自身的執政能力必須不斷擴大和發展黨內民主,離開黨內民主,離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會失去保證、無從談起。

(四)發展黨內民主是對其他國家執政黨喪失政權教訓的深刻反思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縱觀世界政黨政治舞台,風雲變幻,跌宕起伏,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來又有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紛紛失去執政地位,有的甚至完全瓦解。盡管原因十分複雜,各個政黨的情況也很不相同,但究其根源,無一不是與沒有解決黨的自身建設問題有關,是其弊端與錯誤逐步積累、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結果。一個普遍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執政黨高度集權,黨內民主氛圍窒息,上級決策、下級無條件執行的單向運作機製,黨內形成高度集權的行政命令體製,黨的幹部實行任命製或變相任命製,黨內民主機製嚴重不健全,久而久之,逐步失去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與擁護。由此可見,長期忽視提升自己的黨內民主發展水平,以個人領導取代集體領導,導致黨的領導體製僵化,黨內民主和國家民主退步,執政黨日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失去了黨心、民心,最終失去了政權,有的甚至完全瓦解。原蘇聯東歐國家共產黨喪失政權的沉痛教訓告訴我們:在曆史演進的步伐中,堅持民主集中製,擴大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已經成為執政黨合法性的必要條件;任何政黨要實現長期執政、永久執政、有效執政,都必須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都必須健全黨內民主製度體係,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竭力通過民主渠道獲得社會大多數民眾的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