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和自己相處——把最好的一麵帶出來 (7)(1 / 3)

而且,有的時候,群體決策的速度往往低於個人決策,這是因為群體決策時,成員間要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磋商和補充,之間出現偏差的時候,還要互相協調,這就容易造成時間上的延長,所以在速度上就不如個人決策快。

吳迪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她在掌握了自己行業的技能之後,需要更大的平台去發展,就向業內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經驗的一個大公司跳槽。

第一輪麵試,吳迪走進房間,麵對三位目光敏銳的麵試官,吳迪知道,其中的一位是總監,另一位是二部經理,還有一位打扮入時的女性是三部經理。

其實在麵試之前二部經理和三部經理已經聊過,好像三部經理早就看好吳迪,所以在初試中三部經理沒有多說話,二部經理談完後看看三部經理,三部經理給了他一個手勢語,二部經理就心領神會地在本子上做了一個記號。

麵試時,吳迪聽得非常認真,回答得也很好,況且,吳迪在小公司的經驗是“身兼數職”,三部經理也是非常看好吳迪的這種品質,吳迪似乎能夠感覺到幸運正在向自己招手。

初試結束了,二部經理去宣布淘汰名單,根據編號,吳迪發現自己居然在被淘汰之列,這讓她非常吃驚,而且,初試被淘汰意味著她在三位麵試官的考核下,失敗了。

究竟是為什麼?吳迪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有不當表現,因為事實擺在眼前,一般情況是由於自己的不當表現才失敗的,可是思前想後,吳迪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她很迷茫,但是她不想就此放棄。

於是,複試開始後不久,當一個麵試者剛講完自己的內容,麵試官正等著下一個麵試者上台時,吳迪突然破門而入,以破釜沉舟般的表情站在台上說:“對不起,我是在初試的時候就被淘汰掉的人,但是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所以自作主張地進來,希望公司能給我一個機會。”

吳迪知道自己非常衝動,但是她有權利質疑,麵試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麵試官麵麵相覷,然後都不由得望向總監。總監一臉平靜,饒有興趣地又問了一個關於職業規劃的問題。吳迪的回答和表現都很好,聽著聽著,總監也點頭微笑,因為吳迪的職業規劃非常符合該公司的職業發展前景。

複試結束後留下一幫人等消息,麵試人員都起身走出房間,走進會議室。剛關上門,所有人都止不住好奇地問今天負責招聘的二部經理和三部經理:“為什麼在初試的時候,就把這個女孩淘汰呢?”

二部經理說:“我也覺得她不錯啊,可我用眼神問三部經理時,她搖了搖頭呢。”

三部經理大叫冤枉,她說:“我沒有搖頭呀,我今天剛做了新發型,有根頭發鑽在我衣服裏,麵試的時候癢癢得很,就……”

聽了三部經理的話,所有人都不禁陷入了思考,原來群體決策也可能出現這麼有爭議的誤會和錯誤。

後來吳迪順利入職,表現也不負眾望,聽說後來也走上了管理崗位。正是因為她的大膽質疑,不懷疑自己,才創造了不一樣的未來。

心理學專家支招

人與集體的匹配是多樣的。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它需要找到能融合公司氛圍的員工,能夠與公司決策相一致的員工,進而發展高度同質性的員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個員工隻是集體的一個小分子,要注重與集體的融合,切不能遊離於集體之外,出於自私的目的,總和集體決策對著幹,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被動搖,而起破壞的反作用。

對於個人而言,這裏要講的一點是,個人在挖掘自己的能量,配合支持集體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僅僅用行動支持,而且要帶著自己的大腦和思維一起去理解集體的決策,當決策失誤的時候,要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這就是,個人對於群體所應持有的理性的眼光,一個好的集體,未必是一個寬鬆的,或者是嚴格的集體,但它應該是一個能把你最好的一麵帶出來的集體。

而個人要生存,同樣也可以帶有點“個人英雄主義”的精神,隻有每個人都是英雄,有自己的見解、大膽的想象和果斷的執行力,才能成就英雄的集體。酸葡萄效應——職場阿Q,走不了太遠的路

酸葡萄效應來源於伊索寓言中《狐狸與葡萄》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隻狐狸,它本來是很想得到已經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來,不夠高,又跳起來,再跳起來……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夠高,這種感覺讓他非常的痛苦,但是狐狸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