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和自己相處——把最好的一麵帶出來 (9)(1 / 3)

就像這樣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演講大師講解成功這一主題時,隻是走上台,朝演講台上的鐵球敲了一下,鐵球沒有動,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還是沒有動,於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續不停,但是鐵球還是一動也沒有動,漸漸的台下的人們開始騷動了,陸續有人離場而去,但演講大師還是冷靜地敲著鐵球。當台下隻剩幾個人時,大鐵球終於開始慢慢晃動了。經過40分鍾後,大力搖晃的鐵球,就算任何人在旁邊用力也不能讓它停下來。對於職場,同樣如此,要有信心把自己的99℃做足,同時,利用自己的智慧,克服急躁心理,才能造出自己的第100℃!

俞雅韻的心情並不是特別好,雖然,她的直線上司張東為最近離職了,大家卻說俞雅韻會理所當然地坐上張東為的寶座,可是,藍總卻選擇了讓相鄰部門的領導老王兼管俞雅韻所在部門的事務。這對一向埋頭苦幹、積極向上的俞雅韻來說,無疑是極其沉重的打擊。

俞雅韻忍不住向做部門經理的師哥請教,她很好奇為什麼自己做了那麼多事,藍總都看不到。可是,師哥的回答是,俞雅韻實在低估了老板。藍總是什麼人?該看的不該看的都能看到。如果你兢兢業業做事,藍總卻視而不見,一定不是他看不到,而是他不想看到。師哥說的最後一句話,更讓俞雅韻警醒,那就是——為什麼領導不想看到你的努力,因為他對你不信任。

俞雅韻想起了這樣的一件事,那就是張東為辭職的那天,來公司辦理離職手續。俞雅韻跟張東為站在走廊裏至少談了五分鍾,互相道別時,她一副戀戀不舍的樣子。透過玻璃隔斷,整個部門的人都將這一幕盡收眼底,俞雅韻猜測隨後而來的藍總一定也看到了,而藍總本身就對離職的人心存隔閡,不免產生了連帶效應。

知道了這一點之後,俞雅韻一如繼往地兢兢業業,沒有聲淚俱下地質問藍總為什麼不給自己升職,也沒有消極怠工,因為,她知道消極怠工的本質是徹底將自己弄殘,還傻傻地以為疼在別人身上。

她隻是不動聲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在彙報工作的時候,她不但給老王彙報,還抄送藍總。而且,當同事試探性地問她內心感受的時候,無論在任何場合,俞雅韻也總是表現得非常平和,她總是說:“同樣為公司工作,領導的一切安排都是為了大局和整體,永遠都是合理的。”

更讓俞雅韻自己都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明明自己的內心渴望升職,但是當平靜麵對別人說出那一番話的時候,她似乎也將自己說服了,她發現自己真的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態,用行動來化解藍總心中的疑慮。

事實證明,俞雅韻的策略是成功的,她平靜的態度讓藍總終於放下心來,原來俞雅韻和離職的人沒有任何往來,也能夠不帶任何情緒地為公司安心工作,一次,藍總在正式開會的時候,突然任命俞雅韻為部門負責人。俞雅韻心中暗暗慶幸,自己終於用冷靜找到了那關鍵的第100℃。

心理學專家支招

當今職場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於任何一家企業或公司來說,任何一個階段都離不開信息。

對於個人而言,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第100℃,急躁和異想天開都是不現實的,隻有保持平時的積累才是有效的方法,這就要求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應該努力吸收更多的信息,這不僅可以豐富自己,使自己在眾多的員工中脫穎而出,而且多掌握一些信息,在必要的時機也可以給自己的工作帶來幫助。

聰明的員工會做個有心人,不必等到領導提醒,就會時刻注意聽、看、讀、問,充實自己的知識,而且各種現代化的設備,也的確可以為人們提供信息,電視、電台、書報就有龐大的信息金礦等待有心人去發掘。

當然,這裏還要說的一點就是,挖掘信息,或者給領導提供信息和建議的時候,同樣也需要冷靜,不要以為可以“一步登天”,這個過程也如同挖井,同樣需要信心堅持到最後,記住,前九個井沒有水,不能說明第十口井也沒戲。

萊斯托夫效應——個性,讓成功來得更猛烈些

萊斯托夫效應是前蘇聯心理學家萊斯托夫曾發現的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一場人數眾多的宴會上,主人與來賓一一握手時,隻能對身形、相貌、年齡、地位等特征中最為突出者,記憶深刻。

通過這樣的總結,萊斯托夫發現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現象,於是,他大膽地推測人們總是容易記住那些特殊的事物。隨後,萊斯托夫做了一係列實驗都證明了他的這一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