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中國好,世界好!(2)(2 / 2)

三、“中國夢”與世界相互需要

2013年上半年,中國的“兩會”結束後不久,習近平主席出訪俄羅斯和非洲。在俄羅斯,習近平強調,中國的國防依然是防禦性政策,中國不搞軍備競賽,不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在隨後出訪非洲的行程中,習近平明確提出了中國的國際關係準則,即,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一闡述首次表達了“中國夢”對於未來國際關係的影響,它包含了三個方麵。第一,中國要實現“中國夢”,需要和平的環境。和平既是實現“中國夢”的保障,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目的之一。第二,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需要和平,所以中國不可能是任何人的威脅。第三,“中國夢”在國際上追求合作共贏,而非一家獨大、獨霸世界。實現“中國夢”既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世界。

習近平在訪問非洲三國期間,將“中國夢”與“非洲夢”聯係在一起,具有重大的意義。十億多非洲人民也需要實現和平、富裕,這就是“非洲夢”。加強中非合作,在中國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也有助於“非洲夢”的實現,雙方共同發展。雖然中國人曆史上很早就到達了非洲,但是,中國並沒有奴役非洲。歐洲人來到非洲,先是將非洲人變成“物品”,變成可以買賣的奴隸,完成了充滿血腥的原始積累;後來,非洲長期是西方的殖民地,很多非洲國家從文化到政治製度都受到西方的深刻影響。但是,自西方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並沒有給非洲帶去富裕、繁榮和現代化。相反,西方殖民製度下的“黑非洲”長期都是人類文明不忍目睹的巨大傷疤。近代中國與非洲類似,在西方列強的欺壓下陷入積貧積弱的境地。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終於擺脫了這一命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與非洲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中國向非洲派駐醫療隊,無償向非洲多個國家提供醫療服務,已經超過五十年。在中國自身也很困難的時候,中國還援助非洲修建了坦讚鐵路。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在非洲的投資項目也越來越多。一些西方人酸溜溜地說,中國是在非洲搞殖民主義。對此我想說,西方人首先是否應該檢討一下他們自己在非洲的所作所為?西方號稱自己給世界各地帶去了文明,但是,幾百年來,他們給非洲帶去了什麼?西方人無端指責中國在非洲搞“殖民地”,意思是說中國在非洲的行為方式是錯的。如果這個結論能夠成立,西方是否先承認自己以前奴役非洲的做法是錯誤的?否則,西方認為自己一貫是正確的,又以中國與西方過去的做法一樣來指責中國,邏輯上是否不通?再說,西方人被迫結束對非洲的殖民統治後,非洲前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很多照搬西方的憲法、製度,但是,非洲整體上依然是全球最落後的地區。這究竟是因為西方人所說的人種問題,還是西方的製度問題?中國近年來與非洲開展的各項合作,絲毫沒有當年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做法,相反,有良心的西方人都承認,是中國將非洲重新拉回了人類文明的軌道。因此,麵對當今中國在非洲的所作所為,西方人更應該做的是反思自己,而不是指責中國。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充分體現,未來還將會有巨大的發展。西方在非洲搞了幾百年,並沒有給非洲民眾帶來真正的發展,種族隔離政策也剛結束。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後會是什麼狀況?到那時,西方人再來評論不遲。就憑西方在非洲以往的掠奪和奴役,在中國與非洲合作發展的問題上,西方除了檢討自身,沒有指手畫腳、評頭論足的資格。

近年來,廣州成為非洲人在中國的聚集點之一。雖然一些中國人對此也有非議,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它對非洲的價值和意義。當年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在廣州的非洲人說,也許在廣州比在歐洲辛苦,但是歐洲最多給黑人一份工作,而中國則給黑人一個機會。未來非洲的洛克菲勒是否會從這裏產生?廣州成為中非交流合作的民間舞台,意義重大。對此我還想說,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應該出於狹隘的意識形態在非洲給大陸使壞,而應該與大陸同胞一起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與非洲共同發展。這對台灣也是機會。中國自身遭受過西方的屈辱,在與非洲合作時,將心比心,更注重與非洲的平等,更真誠地幫助非洲,個別台灣同胞何必同室操戈,將大陸同胞醜化成當年的白人殖民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幾百年來,非洲經曆了種種號稱文明的西方的掠奪,第一次在中國這裏獲得了平等的對待。互惠,對中國來說很正常,對於非洲是多麼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