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演劇三隊已經有中共黨員11人,並成立了特別支部,張光年擔任書記,由中共中央長江局直接領導。到了西安以後,正值“九一八”事變七周年紀念。他們立刻投入當地的紀念活動。隨後,閻錫山駐西安辦事處派汽車把他們送到山西吉縣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到了山西以後已經進入冬季,這些出生在南方的年輕人不畏嚴寒活躍在呂梁山區,慰問部隊官兵和當地群眾。為此,閻錫山和趙戴文接見了他們。趙戴文表示:你們“為了國家民族大業,現身說法,喚起民眾,實屬不易”。(同上,46頁)
1939年初春,演劇三隊渡過黃河到了延安,在陝北公學舉行首場演出,毛澤東等中共高級領導人都到現場觀看。當時張光年因為騎馬摔傷,在床上養病。冼星海前來看他,他談起自己橫渡黃河和看到壺口瀑布的感受,說他想寫一首關於黃河的長詩。大概是聽了冼星海的建議,張產生寫一首大合唱的念頭。於是張僅僅用了5天就完成了歌詞創作,並舉行了一個小型朗誦會。冼星海聽了以後非常興奮,很快為其譜曲,誕生了膾炙人口的《黃河大合唱》。
這一年5月,演劇三隊回到二戰區,住在政治部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裏。不久,張光年返回重慶養傷,隊長由王負圖擔任。據說王在1949年以後,曾擔任中央戲劇學院教務長多年,後調到外交部工作。這一年7月,根據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下達的命令,各演劇隊要按照所在的戰區番號重新排列。為此,演劇三隊更名為“抗敵演劇宣傳隊第二隊”,簡稱“劇宣二隊”或“抗二隊”。與此同時,全體隊員也集體加入國民黨。聽母親說,當時她剛從漢中回來,因為年輕,與抗二隊住得很近,便經常和他們在一起玩,心情非常愉快。
按規定,抗二隊屬二戰區政治部領導。對於抗二隊裏的地下共產黨,梁化之早有察覺。1944年二戰區開展“肅偽”活動以後,抗二隊裏的共產黨組織自然成為“肅偽”對象。這時,梁化之從重慶請來徐端接替張亦山的職務。徐端曾擔任二戰區政治部組長,晉西事變後去了重慶。據梁化之說,徐端也是共產黨的老黨員,地位很高,後來成了叛徒。徐端來了以後,認為抗二隊裏肯定有共產黨地下組織,隻是沒有把柄,無法對他們下手。
正在這時,梁化之發現二戰區政治部幹部王定一給抗二隊寫的一封信,認為這是一條重要線索,便拘捕了王定一。梁化之讓父親與王定一談了幾次話,因不得要領,隻好親自出馬。在梁的追問下,王定一承認他隻知道抗二隊有個學習組織,由趙辛生負責。除此之外,他什麼也不知道。1945年1月初,梁化之突然包圍了抗二隊,扣留了王負圖、趙辛生、藍光、彭後嶸等人,並任命田衝擔任代理隊長,全麵負責抗二隊工作。
隨後,梁化之馬上電告重慶,說他在抗二隊中發現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軍委政治部很快複電,對梁化之予以肯定。1945年6月,重慶《新華日報》、《大公晚報》等媒體報道了這一事件。為了向各方麵有所交代,梁化之決定審訊王負圖和趙辛生,重點是趙辛生,由父親執行。當時田衝曾找趙宗複商量,趙讓他放心,說智力展不會迫害他們。“文革”中造反派調查此事,我也很感興趣,便向父親了解當時的情況。父親說,他在審訊趙辛生的時候,與趙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後裝模作樣地用了一下刑具,便草草收場了。為此,徐端大發雷霆地說:“審案子不想撕破臉,這怎麼能行!要知道這不是去探監,而是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