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張大噴外傳(1 / 3)

張大噴之所以得了個綽號張大噴,是因為他那張嘴確實能噴。他能噴得豆腐流血,石頭開花,毛驢出角,女人長胡子。也許是天賦,他當娃娃時就能噴。過年放鞭炮,娃娃們在一起比誰家的炮子響,鄰家的二蛋說:“俺家的炮子震破天。”大噴說:“俺家的炮子響天外。”大噴的形象思維也特別好,娃娃們在一起比誰家的饃白,二蛋說:“俺家的饅頭白如雪。”大噴說:“俺家的饅頭又暄又白,跟俺嫂嫂的奶子一般。”十來歲上,他就知道前朝古代的事,會侃趙匡胤私訪、朱洪武下南京,還有王小砍柴,鯉魚鬧東京什麼的。這家夥最大的毛病是身子懶,怕下氣力。跟別的孩子上地拾柴割草,他總是哄人家,一張嘴噴半天,臨了,叫人家割的草拾的柴給他分一半。村裏人都說:“這娃娃長大要指靠賣嘴吃飯哩。”不過,那時候他還沒有得“大噴”這個外號。一九五八年那年,他已滿十八歲。一天晚上,大隊團支部組織南村北村男女青年賽歌,內容要求是歌唱人民公社化,優勝單位獎紅旗,敗者掛黑旗。南村的姑娘出來唱道:“自從實現公社化,農業生產跨駿馬,麥穗兒長尺把,豌豆秧得搭架,棉花開得遍地白,紅薯大得賽冬瓜……”咦,唱絕了!北村的男女老少直咂嘴,臉上也急得直冒汗,生怕本村青年賽輸了。誰知那姑娘剛一唱完,張大噴上場了,他唱道:“您隊那,不算啥,俺隊啥都比您大,要知麥籽兒有多大,麥糠殼內拴下馬,一棵豌豆打鬥把,棉花開得磨盤大,紅薯長得石滾大,仨媳婦抬上回娘家……”他歌聲剛落,人們就連聲說:“嘻,真能噴!”“這家夥好能噴!”從此,人們再不叫他名字,都叫他張大噴。這時候,他的名聲還不大。

張大噴的名聲真正傳開,是在開展“天天讀”這年。這年夏天,縣裏派工作隊進村,推廣某地經驗,搞“天天讀”試點,組織社員們天天學習“老三篇”,改造世界觀。過了半月,縣裏要組織各公社的人來村裏參觀“講用會”,工作隊的同誌忙組織幾個能說會道的人搞演習,卻沒有他張大噴。這天晚上,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明晃晃的汽燈掛在台子上,會場上坐滿了人,黑壓壓一片。第一位上台“講用”的是位剛畢業回鄉的中學生。那中學生雖裝有一肚子墨水,但畢竟沒見過大世麵,一上台就慌得頭上直冒汗,磕磕絆絆沒說幾句,頭腦裏的詞兒就全嚇跑了,愣頭愣腦地在台上足足站了五分鍾,說不出一句話,台下人嗡嗡嚷成一窩蜂,眼看要砸鍋,工作隊長急得直跺腳,催那幾個人快上台,那幾個家夥也是“狗肉不上酒席”,沒一個敢上場。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張大噴上台了,他把麥克風往手裏一奪,說那中學生:“噫,見了領導們你也太激動,我先講吧,等你那激動勁過去再接住說。”他不客氣地往大椅子上一坐,噴開了:“學習老三篇,改造世界觀,對照張、白、愚,咱可差得遠。”四句順口溜說罷,台下一片掌聲。掌聲過後,他又接著噴,刺刀見紅亮私心,說他往生產隊上交牛草,總要在籮筐底下塞個大石頭……他說他知道生產隊長的手不敢往女人的褲襠裏摸,就叫女人在棉田摘棉花時往褲襠裏裝……他說他愛偷懶,怕流汗,一上工,屎尿多。一泡尿能撒兩小時,一泡屎能屙大半天,夏天麥梢一黃他就裝腰疼,過了農曆八月十五快刨紅薯了,他就說犯了關節炎……剛說時有的事還沾點邊,後來幹脆胡編亂造,說生產隊長派他去交公糧,走到東河上,他把麥子偷出來賣高價,然後往麻袋裏摻些沙子坑國家;又說一九六○年吃食堂,因填不飽肚子,天天晚上去磨道裏偷吃老黑驢的麩子……他為了講得生動,吸引人,竭力把自己說得比壞紅薯還壞,比臭狗屎還臭……這下子像一把鹽撒在熱鍋裏,炸響了。都說他亮私不怕醜,揭短不怕疼,先是參加了公社組織的“活學活用”報告團,繼而參加縣裏組織的“活學活用”報告團,一連出去講了半年,回家時吃得白胖白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