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內憂外困(1)(2 / 3)

此時,韓信聽說劉邦要巡遊雲夢,害怕了。

陳平這等計策,對付誰都綽綽有餘,但是如果想把韓信當傻子蒙,那就實在小看韓信的智商了。

在韓信看來,劉邦名遊雲夢,意在楚王。可是,天子巡狩,諸侯是必須迎之郊野之外的,如果膽敢不去,那可是失之天下大義大禮啊。可是去呢,等於送死;不去,更是坐以待斃,怎麼辦?

就在韓信措手不及之時,有一個門客主動出來給韓信出主意了。

門客對韓信說道:“楚王不要太驚慌,皇上不過是出來嚇唬嚇唬你罷了,他之所以有如此大動作,還不是因為你窩藏著鍾離昧,如果你提著鍾離昧的人頭去見皇上,我包你完好歸楚。”

所謂食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吃白飯,做大事;一種是白吃飯,攪渾水。

估計韓信這個無名食客就屬於後者,那智商不是一般的低,他腦袋簡直就是用糨糊做的。他真以為劉邦出動軍隊,就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鍾離昧嗎?殺了鍾離昧,酈食其的仇誰來報,當初會盟失期之事,又怎麼算,難道就這樣白白拋之腦後?

隻可惜蒯通了,如果他聽到有人給韓信出這般餿主意,肯定一腿踢出去。

可是,韓信竟然聽信此言。再說了,平定天下,他功勞最大,包庇鍾離昧不過是小事一樁,隻要交上鍾離昧人頭,足以表悔過之意。

鍾離昧,天要殺你,休怪我手下無情啊。

韓信把鍾離昧叫到麵前,想開口,卻又不知道怎麼說。還好,鍾離昧不是笨蛋,他主動問話了:“你真的要殺我嗎?”

韓信:“你可以給我一個不殺你的理由。”

鍾離昧:“劉邦之所以不敢明目張膽地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你這裏。如果我死了,你離死也不遠了。”

韓信:“兄弟多言了,如今事情危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隻好委屈兄弟了。”

鍾離昧:“你不覺得這樣對待兄弟,很不厚道嗎?”

韓信苦笑!

鍾離昧突然跳起來,罵道:“既然你要出賣兄弟,就拿頭去送死吧。”

說完,鍾離昧自刎身亡。

事實證明,鍾離昧目光狠辣獨到。

果然,當韓信持著鍾離昧的人頭在陳縣見到劉邦時,隻見劉邦一聲冷笑,大聲吼道:“給我綁起來!”

韓信驚恐交加:“皇上為什麼要捉我?”

劉邦:“有人告你要謀反,你說該不該捉你。”

韓信:“誰告我謀反,請給我拿出證據來!”

劉邦輕蔑地說道:“想要證據是吧,你就跟我回長安,到時我再慢慢給你找!”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邦拿下韓信,立即打道回府。韓信的壞運氣還沒跌到底,他隻是被削去楚王之位,降為淮陰侯。

劉邦此舉,目的就是穩住韓信部屬。不搞擴大化,不製造恐怖氣氛,整的就是韓信一個人。他認為,在真正清算異姓王之前,必須解決一個強悍的屢屢進犯中原的敵人。

這個敵人,就是匈奴!!

二、匈奴的前世今生

在遙遠的大西北草原,有一群白狼正在偷窺著中原大地,它們的名字就叫匈奴。

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兩千年的曆史,其外敵幾乎都來自大西北。匈奴、突厥等等,來了一個又一個,打跑了白狼,又來了豹子,趕走豹子,又來了一隻大老虎。總之,沒完沒了,永無安寧。於是,自周朝以來,長城越修越長,修得越是堅固,撞擊得越是凶猛,從來就沒有真正有效地杜絕過外敵。

大西北外族為何喜歡光顧中原,估計跟地理環境及遊牧民族本性有關。首先,中原沃野千裏,氣候濕潤,適宜生活,江南之地更是有十裏荷花,三秋桂子。其次,中原生產發達,物產豐富,成群的牛羊在黃昏的牧笛下晚歸,成熟的糧食在陽光下反射著黃金一般的光芒;雄偉的皇宮裏住著千萬個讓人流盡口水的美女,這美麗景色,不要說人,動物看到了都想搬家來居住。最後,遊牧民族天生愛旅遊搶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搶今天吃明天,從來就是祖宗傳下來的老本行。不然,為什麼他們會在馬上生活,不下馬來學著中原人逐水而居、安居樂業?

我們不要責怪遊牧民族的可恥行為,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是漢人居住在蒼茫的草原,胡人居住在溫暖如春的中原,看你漢人來不來中原搶劫糧食、美女?自古以來,忌妒別人,損別人之利,肥自己之私,從來都是人人在夢裏都想幹的事。既然如此,唯有以實力說話,你有實力,你就為所欲為,你沒實力,你就隻好乖乖地繼續蹲在大西北啃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