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高官一致認為,這個主意可行,這已經是沒辦法的辦法了。但是,有人卻站出來,提出了異議。王鳳一看,原來是王商,時為左將軍。
王商認為:自古以來,從來沒聽說大水倒灌首都的故事,就算是無道的政府時代,也沒發生過這等怪事。現在天下太平,突然冒出黃河倒灌長安,肯定是謠言。既然這樣,突然命令長安市民登樓避難,隻會引起人們更加驚慌,後果不堪設想。
劉驁認為王商說得在理,立即派人先去摸清情況,很快,派出去的人就回來報告,外麵果然是以訛傳訛,混亂已經平定,長安市民已經回家了。
得知情況後,劉驁對王商刮目相看。王鳳則在一旁,羞慚異常,丟盡老臉。
那時,王鳳就有一股不祥的預感,如果沒猜錯的話,王商是他的潛在對手。果然不久,王鳳在後推波助瀾,終於把匡衡趕回老家,劉驁就宣布王商出任丞相。
老實說,劉驁封王商為丞相後,王鳳很受傷。忙活半天,竟然還替冤家鋪路,做了嫁衣。娘的,這是什麼天理!
每一個強悍的對手背後,都有雄厚的資本。王商被天子器重,那是其一;更讓王鳳納悶的是,王商還長得特帥,身高八尺,容貌超人,極富人格魅力。
據說,有一次匈奴單於來長安,在路上碰見王商,立即被王商的魅力折服,於是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感歎:“漢朝國相,真的很帥、很酷。”
王商才華出眾,威名在外,這是其二,更是讓王鳳恨死的地方。但是,王鳳還是忍著。然而,眼下發生的一件事,讓王鳳忍無可忍,決定出手。
這是一件小事,但是在王鳳看來,卻很大。事情是這樣的:琅琊郡出現災害,受害麵積將近一半。於是,王商決定問責,派人調查,準備將郡長辦了。消息一傳出,王鳳就來了。
王鳳以商討的語氣對王商說,琅琊郡的災害是天災,又不是人力所為,郡長是個好官,您這樣就將他撤了,是不是太貿然了?依我看,還是算了吧。
事實上,王鳳這番話是替郡長說情來的,因為這個郡長是王鳳的婚家親戚。然而,王商很果斷地告訴王鳳,不行,一定要按程序將他辦了。
果然,王商馬上給皇帝劉驁上疏,建議免去琅琊郡郡長職務。然而,王商上奏後,一直沒有回音。劉驁也沒有解釋,好像這事壓根就沒發生,準備就這樣不了了之。
王商已經惹惱王鳳了。既然王商都不能罷休,那好,決戰吧。
王鳳總算想通了一件事,與其坐以待斃,被王商吞食而亡,不如主動製之。千年老樹不可怕,老蛇不可怕,老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手中的劍不鋒利。隻要手中的劍鋒利了,即便魔道齊撲,照斬不誤。
王鳳堅信,他手中握著一把鋒利的劍。這把劍,足可致命。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權力鬥爭,與武打電影套路沒啥兩樣。首先是,雙方擺陣,馬仔先上;馬仔不行,老大再卷風出馬。果然不久,王鳳的馬仔就衝出來了,寫了一封超長的檢舉信,控告王商以下幾大罪狀:
飛揚跋扈,企圖以外朝控製中朝,這是罪一;淫亂婦女,與其父親最親近的婢女通奸,這是罪二;妹妹淫亂,奸夫被奴仆所殺,疑為王商指使,這是罪三;編輯謊言,稱女有病,不放其進宮,這是罪四;父子反目,子告父罪,悖人生常理,這是罪五。
以上罪狀,沒有經過認真檢驗,全部搜集於路邊社消息。搜集人,則是一個來自地方的沒有正當職業的混混,而他的讚助商則是王鳳。
盡管說,這封檢舉信內容很不靠譜,然而火力卻相當猛烈。因為,把檢舉信傳遞給劉驁的人,是現任左將軍史丹。史丹的女兒,嫁給了王商的兒子,兩人是親家。然而,在政治戰線上,他和王鳳是一個隊伍的。為了中朝利益,他決定不要這個親家,跟王商翻臉。
於是乎,史丹把檢舉信交給劉驁,同時踩了王商一腳:強烈建議劉驁讓王商盡快到監獄報到,接受調查。
劉驁不傻,他聞出了一股濃烈的火藥味。他給史丹的回複是:此事到此結束,千萬不要亂動王商丞相。
劉驁的意思很明顯,息事寧人,誰都不要想著給他製造麻煩。
然而這時,大哥出麵了。隻見王鳳對劉驁說:“王商這事不能這樣算了,必須嚴肅查辦。”
劉驁一聽,完了,王商完了。
漢朝就像一艘大船,劉驁是船長,王鳳和王商,一個是管指揮的,一個是管開船的。突然,開船的不滿王鳳瞎指揮,雙方打了起來,這船還怎麼開?
所以在劉驁看來,大家和氣相處,同船共濟,各就各位最好。然而現在這一切不可能了。長期以來,王商出盡各種風頭,從來不給王鳳麵子,王鳳又何必給王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