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亂政(3)(3 / 3)

此次劉欣進京朝見皇帝,傅昭儀也跟來了。順便說一下,劉欣的生母姓丁,人稱丁姬。這個女人隻管生孩子,培養孩子的任務,卻是由傅昭儀一手完成的。所以,劉欣特別留戀這個祖母,祖母也一樣,特別疼愛這個孫子。

傅昭儀隨劉欣進長安,當然不是蹭孫子的方便,到京城旅遊觀光。她是為實現一個光榮的使命而來的。這個使命,就是把劉欣推向長安,君臨天下。

而要實現這個夢想,接受劉驁考察是一個關鍵,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她必須去見一個人。那個人,當然就是王太後。

劉驁對劉康好,事實上王太後對傅昭儀,一向也都是以好姐妹的態度對待的。傅昭儀見到王太後,兩人關起房門閑聊。最後,就聊到了皇帝候選人問題上。

沒人知道兩姐妹聊了什麼,但是傅昭儀見過王太後之後,渾身像灌滿了力氣,端著貴重禮物,連續去見了三個人。

傅昭儀這是幹嗎?當然是賄賂。賄賂誰?他們分別是趙飛燕姐妹,以及王太後的弟弟——驃騎將軍王根。

毋庸置疑,這一切都是策劃好的。王太後肯定是對傅昭儀點過頭的,而為了不節外生枝,王太後肯定和傅昭儀商量好了,必須將劉驁身邊那兩隻妖精收買了。同時,還有能說得了話的王根。

謎底終於解開了。王太後承認趙飛燕,完全是為了傅昭儀的孫子劉欣,能夠繼承皇帝的大位。

王太後需要趙飛燕,趙飛燕更需要王太後。這個道理,趙飛燕比誰都清楚。於是乎,趙飛燕姐妹很順利地被傅昭儀拿下了,同意替劉欣打廣告。

路已經鋪好了,現在,就隻是個時間問題了。

五、強者的遊戲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二年(公元前8年),又是一個春天,正月,劉驁召開了一個重要會議,參加人員大概如下:丞相翟方進、禦史大夫孔光、右將軍、後將軍等人。

劉驁的議題是,請大家論證,劉興和劉欣兩人,誰適合繼承帝位?

這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故作沉思狀。不久,這幾個人就陸續發言。丞相翟方進、右將軍及左將軍意見一致,他們的看法是,做皇帝,還是劉欣靠譜。

理由呢?以翟方進為代表的一方認為:《禮經》上說兄弟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兒子。隻要當了繼承人,自然就是你的兒子。這個說法,我們十分認同。

劉驁點點頭,問禦史大夫孔光,他們都說完了,您意下如何?

孔光好像還在沉思,隻見他慢悠悠地說道:“我選劉興。根據是依照禮教選擇繼承人,都要看血緣關係。誰跟陛下關係最近?當然是劉興。”

孔光接著說:“丞相搬出了《禮經》做理由,我在《書經》裏也翻到一句話,說商朝繼承君位,都是兄終弟及。所以,讓弟弟來接哥哥的班,靠譜還是其次,主要是合情合理,大服人心。”

孔光,字子夏,孔子第十四世孫。其父孔霸,當過劉驁老爹的老師,在漢元帝時代,曾被劉驁老爹多次提拔為丞相,都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充分,就是沒有當大官的喜好,還是留給喜歡的人當吧。

孔光是孔霸幼子,他繼承了祖宗的學術基因,打小的夢想就是為儒學的壟斷事業添磚加瓦,不求聞達於諸侯,隻求學術在人間。不過孔子說過,學而優則仕。基於這個思想,孔光也不排斥當官,竟然還當上了禦史大夫。

無欲則剛,隨遇而安,一直都是孔光人生修養的信條。你叫他提意見,他就憑他良心說,從不違背內心的道德準則,想委屈他,想都別想。他隻負責說,從不負責結果。如果你不喜歡,就當是放屁,他也不會據理力爭。如果想讓他為此跟人玩命,這種賠本的事,他也從來不幹。

所以孔光一直活得很詩意、很從容、很自在,也很得意。這是一種上了檔次的境界,是一般的俗人不能懂得的。比如,丞相翟方進和他就不是同一條道的。

翟方進,字子威。在西漢官場,有諸多人物都是苦孩子出身,翟方進是一個。翟方進小時家裏很窮,父親好不容易在郡裏混出頭了,卻在他十二三歲時就去世了。當時,翟方進正在郡太守府中打工,生活極為苦悶。

他苦悶,是因為不甘心一輩子打工混日子。然而他除了打工,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於是乎他就去找人看相。看相的卻鼓勵他道:“你命中注定要封侯,好好幹吧,年輕人。”

當你長年混在一個小公司裏,天天加班,沒有假期,而且還沒有加班費。突然街上有一算命的,對你說,看你麵相,你將來肯定是億萬富翁,好好幹吧年輕人。你說,你會信那鬼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