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王莽是這樣煉成的(2)(1 / 3)

或許王立就是想,淳於長倒了,不如黑他一把,不刮他一層油出來,都別想走人。但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淳於長麵對他的黑手,沒做出刺激性自衛,反而將一張笑臉遞到他麵前。

淳於長對王融說:“我的車、馬,就送你了。還有,我這裏還有些珠寶,順便幫我轉交你老爹,替我向他老人家問好。”

不出淳於長所料,王立收到他的錢後,牙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他仿佛換了個人,擺出了替淳於長鳴不平的姿勢。於是乎,他以火急速度,向劉驁上了封奏疏。

王立是這樣說的:“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後故,誠不可更有它計。”這話的意思是,陛下既然在詔書中說因皇太後的緣故不加罪淳於長,就實在不應該再有其他懲罰。

接觸過官場的人都知道,官腔是很油的。有些官話四平八穩,模棱兩可,不是大智大慧的人,都猜不出其中的話中話。然而,看了王立說的以上的話,說它是官腔,那就錯了。

古人說話都是很含蓄的,王立的言外之意,其實就是,皇太後人傻錢多,被淳於長詐了不是淳於長的錯,而是她自己的錯。既然都這樣說了,那就不必遣送淳於長回封國了。

在那一刻,劉驁不是被震住了,而是被雷倒了。王立和淳於長關係怎麼樣,他可是知道得一清兩楚。這兩個人就像狗咬狗,從來都不相親的,怎麼突然今天冒出這麼親密肉麻的說情書?

有貓膩,絕對有貓膩。事實上,貓膩還不是大事,大事是,王立的奏疏已經讓劉驁出離憤怒了。

劉驁將問題推給許皇後,那是故意給淳於長開脫,好放他一條生路。作為曾經一起玩過來的兄弟,不追討你詐騙許皇後的錢,不讓你去蹲黑牢,對劉驁來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相當給麵子了。

這個道理,相信淳於長是知道的,王立也是知道的。然而,許皇後被詐了千萬餘錢也就算了,王立還好意思讓劉驁讓步,這不叫無理取鬧,簡直是欺人太甚。

沒錯,劉驁做事向來都是以人為本,息事寧人。正因為如此,被人說成是軟蛋。但如果有人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劉驁是有底線的,超出他的忍耐範圍,就會出意外事故。

劉驁決定跟淳於長徹底翻臉,順便將王立一起收拾了。於是,他把任務交給了史上最神秘機關——有關單位(有司),說道:“王立和淳於長到底有什麼交易,必須把它查出來。”

隻要把貓膩查出來了,後麵怎麼整自然都很順了。

很快,有關單位辦案人員,就向劉驁彙報情況:查出來了,淳於長被罷免後,王立兒子王融曾向他索要財物。

劉驁吼道:“趕快把王融拿下。”

辦案人員說道:“王融拿下了,可是……”

劉驁問道:“可是什麼?”

辦案的回答:“王融自殺了?”

劉驁疑惑地問道:“自殺了?一個以熱愛生命為己任的人,為什麼要自殺?”

突然,劉驁明白了。貓膩,肯定後麵還隱藏著巨大的貓膩。必須追查下去,直到水落石出為止。

正如劉驁所料,王融自殺是有問題的。事實上,王融是被逼死的。而凶手竟然是王立。當劉驁派人來查王融時,王立突然大感不妙,逼王融自殺。

他以為,隻要王融這條線索斷了,劉驁就查不到他頭上。真是豬腦子,死了王融,還有淳於長。劉驁難道就不懂,從淳於長這裏找線索嗎?

王立當然知道還有淳於長。但是,淳於長知道王立罩不住自己,已經跑在路上,回他的封國去了。

曾記否,當年穀永上奏疏激怒了劉驁,劉驁派人去捉拿穀永,結果消息還是被王太後截獲,通知穀永快跑人。結果,劉驁派人追了一段,沒追到人,然後就算了。

或許王立是這樣想的,隻要淳於長回到封國,劉驁也就懶得派人去查了。隻要淳於長逃過這一劫,他也就阿彌陀佛了。但是,他沒想到,劉驁這一次是玩真的了。

劉驁派人去追淳於長,押回長安。沒人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開場話,淳於長卻乖得很,把賄賂王立父子的事情交代了。讓劉驁震驚的是,淳於長多交代了兩件重磅級的罪過。

淳於長說,他不但詐騙許皇後的錢,還曾經調戲過她;許皇後之所以忍聲吞氣,那是因為我向她吹牛皮說,可以扶她為左皇後。

問題嚴重了。

花兄弟的錢,詐兄弟老婆的錢,還調戲……劉驁腦熱了。連推出長安街頭斬首的儀式都免了,直接在獄中將淳於長砍了。

砍完淳於長,接下來就是許皇後。劉驁派孔光持節,前去長定宮看望許皇後。孔光出宮時,許皇後就服毒自殺了,逼的。

最後,就是收拾豬腦子王立。這個任務,馬上就有人替劉驁操辦了。這時,丞相翟方進主動上疏彈劾,說:“紅陽侯王立,狡猾不道,請求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