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久,好消息傳來。
朱俊對宛縣發起了進攻,斬掉黃巾軍主帥趙弘。劉宏一聽,心裏欣欣然,不由慶幸起來。然而他沒高興片刻,又有消息傳來了。
這次傳來的是壞消息:宛縣又被黃巾軍拿回去了。
消息沒錯,朱俊的確又被趕出宛縣了。趕他出城的人,是黃巾軍將領韓忠。
此時,朱俊正站在城外,遠望著宛縣,就像饑餓的狼看著可口的獵物,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望了一會兒,他就知道這棋該怎麼下了。接著,隻見他集中兵力,主攻宛縣西南城角。
韓忠見政府軍來勢猛烈,也於西南城角集中兵力應戰。朱俊一看,心裏一笑——大傻瓜,竟然真的上當了。
接著,隻見朱俊親率一支精銳部隊,悄悄地摸到了東北城角。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攀上了城牆,從背後襲擊韓忠。
朱俊這招,漢朝很多名將都玩過,叫聲東擊西。隻不過,朱俊換了個方向,叫聲西擊東,一樣的道理。
韓忠無奈,隻好退守內城。內城很小,也擋不了多久,韓忠就派人傳話,說麻煩大俠們不要打了,他們願意投降。
屬將們聽了這話,就馬上告訴朱俊,說他們都投降了,咱們就不打了吧。
朱俊卻果斷地說道:“不行,這戰必須打下去。”
眾將很是疑惑。
朱俊接著說:“殺降不祥,這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秦朝末年,天下亂勢,百姓沒有固定的君主,這時候就要多拉攏人心,不必殺降。”
今天這情況就特殊了,全國上下,咱就一個鐵杆皇帝,如果我們接受他們的投降,勢必鼓勵那些安分守己的人去造反。他們會以為造反成了,就當王,如果不成,就投降,反正都可以保命,這等於是幫助他們成長。
所以,我們必須殺進城,把他們通通幹掉。
出來混,能打耍狠,都是基本功,更重要的還要學會吹牛粉飾。朱俊這嘴一噴,一切殺人的不利條件都被他蓋住了。眾將隻好聽話,跟著他往前衝。
奇怪的事,就在這時出現了。朱俊下了幾次命令急攻,可一連幾次的衝鋒,就是攻不進區區內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朱俊帶著疑惑,登山遠望,看了半天,終於明白是什麼原因了。
原來,他的大軍把韓忠的部隊逼瘋了。
還記得嗎?當年王莽派人來攻打昆陽城時,昆陽城的造反兵說要投降,結果政府軍不同意投降,要開打。沒想到,這一打,讓劉秀撿了一個便宜,一戰就把政府軍打敗了,還打出了赫赫功名。
今天,難道朱俊也要重蹈當年的政府軍後塵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年,替王莽率軍出征的,是個腦子隻剩一半的王邑將軍,俗稱半腦將軍。朱俊不是王邑,他馬上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朱俊把司馬叫來,說道:“我告訴你,為什麼我們屢攻就是進不了內城。那是因為,我們把他們的退路堵死了,他們不得不萬眾一心,死戰守城。現在,隻要我們宣布撤退,韓忠以為解圍時刻到了,就會率軍出城。隻要他們一出小城,士氣衰落,咱們就可以趁機打他個措手不及了。”
司馬按朱俊說的,把命令傳達下去,撤兵後退。
果然。政府軍一後退,韓忠就急不可耐地衝出城來了。然而,他一出城,後悔都來不及了。前後都是政府軍,把他們圍住了。退路被堵住了,前路也沒有了,隻有挨砍的份兒了。
這一戰,朱俊斬殺及俘虜造反兵萬餘,不久,再殺萬餘。至此,黃巾軍的全部主力,基本被皇甫嵩和朱俊這兩個大腕清理幹淨了。
這是劉宏人生中,最值得慶賀和興奮的日子。然而不久,前線傳來了一個沮喪的消息,掃了他的興。
把劉宏搞得不爽的人,竟是他的老相好,中常侍張讓。
真是一個沒趣的家夥。有人抓到他的把柄,說他有與黃巾軍勾結的嫌疑。如果這事成立,張讓就是典型的吃裏爬外。一個天天圍著你拍馬屁的人,都能吃裏爬外,這世界還有什麼安全可言?
一想到這裏,劉宏很是鬱悶。沒人知道,在他內心深處,多麼渴望這是一場誤會。
是不是誤會,那得問抓住張讓把柄的人。可能張讓都沒想到,那個要跟他過不去的人,直指他死穴的人,不是什麼老江湖,而是一個可怕的政治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