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奏書一到,張讓等一幫宦官就聞訊趕來,群起攻擊。張讓和趙忠等人也是窮盡天下惡辭,說陸康不懷好意,犯大不敬之罪。
所謂大不敬之罪,就是死罪了。
不久,陸康被人用囚車裝回洛陽,扔到牢裏,準備誅殺。可他沒死成,而是有人上奏求情,讓他從張讓刀口撿回一條小命。免死罪,逐回故鄉。
我們知道,之前張讓對付王允,那是一個真狠的。你出獄,照搞你不誤,整得人家改名換姓,不得不退出江湖。但是這次,張讓沒有將陸康一棍子打死,而是就此把人家給放過了。
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他打人的目的已經基本實現了。
王允的奏書,那是要他的命的;陸康的奏書,不過是想擋他的財道。盡管姓陸的逃過一劫,但至少張讓可以借此警告那些不識抬舉的人,想擋他的財路,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陸康不就勸阻劉宏別亂花錢嗎,怎麼跟擋張讓的財道扯上了?
聰明的你,隻要看到下麵這一幕,就知道張讓和趙忠為什麼力頂劉宏修宮殿了。這裏麵,不僅有乖巧的馬屁學,更有利潤可觀的經濟學。
劉宏宮殿工程上馬後,任務就分配到地方各州郡,由他們負責代替皇家采購木材和山石。
21世紀的今天,不要說代購,就是導廁也是一件賺錢的行當。所以我們就想,各州郡承包中央這項巨大工程多少都是要撈點兒油水的。
在任務剛下達時,各州郡長官們心裏都是這樣想的。但是,當他們真正把活兒承包下來後,個個腸子都悔青了。
原因是,他們都上當了,個個被宦官們騙了個精光,還不敢吐個泡罵人。
情況是這樣的,各州郡把采購的木材和山石送往首都洛陽繳納。負責收購的則是一幫宦官,他們一本正經地驗收,對每一個送貨的都是一樣的話——貨品質量有問題,不合格,拒絕簽收。
地方政府一聽這話,心都涼了。那時候沒有飛機,沒有火車,沒有喝油的貨車,隻有吃草的馬車,能將這麼重的東西運來洛陽已經很不容易了,竟然還被通通打回,說不合格?
各地方政府鬱悶了半天,都在估摸著,宦官們是不是想卡一卡,向他們行賄好撈點兒錢呀。
他們要這樣想的話,好像是對的,但也不是全對。事實上,宦官是準備撈錢,那是沒錯。但他們不是想你們地方政府行賄點兒錢就將他們打發了。
他們撈錢的辦法,沒有地方官想的那麼簡單。
不久,宦官告訴送貨的地方政府:你們代購的任務還很重,趕快把手裏的貨出手,回去把任務完成。
地方政府官員們都說,我們也想回去,可是你們不收,我們怎麼回?宦官們說,這好辦,你們的質量不過關,我就按原來價錢的十分之一收好了,然後你們就可以回去幹活了。
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十根木材,隻有一根是合格的?
他們總算看明白了,宦官們這叫強買,沒有商量餘地。如果跟他們硬著幹,估計那十分之一的價錢都沒有了。於是乎,大家隻好忍痛割愛,按照市場價的十分之一賣給了宦官。
估計神仙都沒料到,就在地方政府官員們準備回去時,宦官代表又出來說話了。
他們說,你們這樣一來一回,肯定是完成不了任務的。我知道哪有質量上乘的木材,隻要舍得花錢,絕對能交差。
地方采購官員想,花錢消災也不錯,如果回去砍樹,下一次還是十分之一,再砍一百年樹,也湊不夠合同上的數目。
於是眾人就問宦官:“您所說的好東西,在哪裏可以買到?”
宦官們很從容地告訴他們:“好東西就在我們的倉庫裏,隻要交錢,就可以送回。”
神啊,這到底是什麼世道啊!宦官剛剛才強買,難道又要搞個強賣?是的,宦官就是把剛剛從他們手裏收購的東西再強賣給他們。價錢當然不是之前的十分之一,而是按市場價全價銷售。
他們見過奸商,估計還沒見過如此奸詐的商人。各地方政府官員想來想去,最後終於想通了,說宦官們不是想賺他們的十分之九差價嘛,就當是行賄吧,交上去後,相信能湊夠數目,順利交差。至於被虧損的部分,改天再想辦法了。
然而不久,他們發現自己又錯了,宦官的貪欲已經超出人類思維模式。
地方政府官員按宦官們的價錢,把貨品全部買下,然後又以本州本郡的數目交上去。宦官們收了錢,回頭再看木材卻說,對不起,你們這貨不合格,我們真收不了,還是回去拉點兒新鮮貨過來交差吧。
這是什麼道理,剛從你手裏買來的,現在轉手賣給你,竟然就不合格了?未免太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