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狂飆(3)(2 / 2)

何進的春天來了。寒冷的冬風卻在猛烈刮起,撲向了蹇碩。

蹇碩不除,何進怎能吃得香、睡得甜?何進這點兒心思,自然是瞞不過別人的。正當他磨刀霍霍時,有人主動派門客來見何進。

對方這樣告訴何進:要想救國於水深火熱之中,殺一個蹇碩,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玩就玩點兒大的,動大手術。隻有把漢朝那塊大毒瘤全挖掉,天下才能有救。

何進聽出來了,那個所謂的大毒瘤就是宦官。對方的意思,就是想要把宦官一鍋端掉。

這是一件多麼冒險,多麼偉大的事業。老前輩陳蕃及外戚竇武,當初不也有著這樣的夢想嗎,可他們都不能成功,何進何德何能,能將宦官除掉?

何進想著心理多少有點兒負擔。但是,門客一把話摞下,他就當場表示,願意合作,共同掃除宦官。

搞陰謀,那也是要實力的。何進之所以能夠愉快地答應合作,主要是派人來說事的人是一個搞陰謀的實力派。

他的名字就叫袁紹。

袁紹,字本初,出身名門。說起來,袁紹挺不幸的,他老早就喪母,接著喪父。老天爺沒有拋棄這個孩子,他長得姿貌威容,最大的愛好是養名士。三教九流,無論貴賤,來的都是客,有求必應。於是乎,袁紹一時名噪洛陽城。

有一次,宦官們開會,中常侍趙忠擔憂地說了一句話:“袁本初好名養士,真不知道這個小兒到底想幹什麼。”

袁紹的叔父袁隗聽到後,立即把袁紹喚來,說宦官已經把他盯上了,最好收斂點兒,別捅出大婁子來。然而袁紹聽之如過耳邊風,依然我行我素。

老江湖趙忠看人真沒有錯,袁紹廣收天下名士,其實就是為將來的事業作準備。他的事業,就是澄清天下,剿滅宦官,力挽大廈於將傾。

事實上,袁紹誅宦官之心,並非一朝一夕之謀。早在一年前,已經有人要準備聯合他秘密行事。

一年前,劉宏在洛陽城閱兵,之後他對某人說:你看我檢閱大軍,耀武揚威,有什麼感想?

那人答:我聽說古代賢明君主,向來都是以德服人,而不顯之武力。現在漢朝的敵人在邊境,而陛下卻在洛陽城設壇閱兵,不能顯示剿敵之心,反而宣示好戰,臣認為不適。

劉宏聽後,歎息一聲:你說得對呀,咱們真是相識恨晚,從來都沒有人向我說過這番話。

與劉宏對話的那個人,就是時為討虜校尉的蓋勳。

蓋勳,字元固,敦煌郡廣至縣(今甘肅安西縣西南)人。在東漢的平羌將領中,蓋勳是繼傅燮之後又一個後起之秀。

跟傅燮一樣,這也是一個眼睛揉不進沙子的人。他認為,漢朝的亂源在於宦官,宦官不除,天下不寧。基於這個沉重的夢想,他還特意去找了袁紹。

蓋勳曾這樣告訴袁紹,陛下是很聰明的,可惜他被宦官蒙住了眼睛。袁紹聽之,嚴重同意。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準備謀劃誅殺宦官。

隻可惜蓋勳的異常之舉,已經被人盯上了。不久,蓋勳被奪去兵權,派去當了隻管事不掌兵的官——京兆尹。

把蓋勳趕走的人正是蹇碩。

因為,劉宏征召蓋勳問那番閱兵觀後感時,這家夥就在現場,他從蓋勳的一語一話中,強烈感覺到不趕走這人,將來必定是他的麻煩製造者之一。

蓋勳去職,袁紹誅殺宦官的計劃隻好暫時擱置了。直到這一刻,他又仿佛看到了希望,於是主動派人來遊說何進,要聯手合作。

話說回來,何進能夠接受憤青袁紹的策略,不僅是認可袁紹的實力,他更認可袁紹背後的那塊招牌——袁氏家族。

要知道,袁家從袁安算起,到袁隗止,曆經百年,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舉目漢朝,袁氏家族的袁隗,時任太傅,掌握重權,是何進堅定的擁護者;袁紹就不用說了,手裏有兵權;袁紹的堂弟袁術,時為虎賁中郎將。

袁氏家族,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誘惑,叫何進怎麼能夠拒絕和袁紹合作?這就好像一句廣告詞裏說的:我(袁紹)就是歐萊雅,值得你擁有。

反之,我(袁紹)就是閻羅王,將是宦官的噩夢。

事實也證明,袁紹才是宦官們的真正挖墓者、命運的終結者。

五、庸人引狼

袁紹門客走後,何進似乎從來沒像今天這般興奮和忙碌過。他興奮,是因為仿佛看見了成功近在眼前,觸手可及,忙碌是因為到處拉人。除了袁氏家族以外,他還拉了當世諸多英雄豪傑到圈子裏,共舉大事。

這些英雄,其中就有黃門侍郎荀攸、尚書鄭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