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聽完,心裏一陣狂喜,不禁暗想:這大的這麼膽小,怎麼當皇帝?這小的是由董太後撫養長大的,自己跟董太後也算是本家。不如把這個劉辯廢掉,扶持劉協登基?
這隻是一刹那的念頭,在董卓心頭一閃,卻久久地固定了。
當天,劉辯回宮,赦天下,改年號。
這時,有人悄悄地告訴袁紹,董卓並非善類,他手握重兵,恐怕有不良企圖,你最好趁他現在還沒熟悉洛陽城,腳跟還沒站穩,就把他除掉。不然,遺患無窮啊。
這給袁紹提議的人叫鮑信,泰山郡人,時為騎都尉。
鮑信的話,說到袁紹心坎裏去了。當初他引董卓入京,不過是想借刀殺人。可是現在,宦官都被滅了,刀才進城。更讓他憂慮的是,這不是一把簡單的刀,他已經無法控製這把刀了。
說到底,袁紹打心裏還是怕董卓的,不敢發動襲擊。
這其中原因,隻有袁紹一人知道。他認為,他現在無法摸清老董的底,而且看上去,老董的實力很強大,如果真跟董卓幹起來,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如果董卓聽到袁紹心裏這番憂慮,他肯定要笑翻了。事實上老董的強大是裝出來的,老袁眼力太差被騙過去了。
其實,董卓此次進京,隻帶了三千騎兵。
他也知道,憑他三千騎兵想在洛陽城翻江倒海,那是不可能的。於是乎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他的部隊於深夜裏偷偷潛出洛陽,第二天早上,再戰鼓雷天,彩旗飄飄地進城來。
搞了幾個來回,甚至連袁紹都以為,董卓的涼州兵團正陸續趕來援助。
董卓當然也知道,這種把戲玩一兩次還可以,玩多了肯定會露出馬腳的。再說了,強大不是裝出來的,隻有壯大自己的實力,才是真正的強大。但是,他就隻有這三千老本,想短時間內迅速膨脹,似乎有點不可能。
世間無難事,隻怕有心人。老董能夠屢屢抗旨,還大搖大擺地把軍隊開進洛陽城,憑的是啥,就是這一身虎狼之膽。既然他敢進來,就有辦法在這裏站住腳。
想站住腳,自己沒有兵,搶就是了唄。於是,董卓把目光鎖定在了何進和何苗兩兄弟生前的部隊,在不久後,他很順利地接管了這支部隊。
接著董卓又盯上了一個人。
為了解決這個人,他又盯上了另外一個人。這兩個人分別是武猛都尉丁原及丁原部屬呂布。
丁原,泰山郡(今山東泰安)人。先前,他為騎都尉,屯兵於黃河以北,時呂布在其帳下當主簿。後來,劉宏崩,丁原響應何進號召,進城共謀誅殺宦官之計,被拜為執金吾。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人。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家夥,而且豔遇還不淺,遇上了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演繹了一段千古纏綿之情。
民間傳說,馬中赤免,人中呂布。呂布配貂蟬,猶如當年項羽配虞姬,這非常吻合民間的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的審美要求。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都被羅貫中忽悠了。呂布這一段愛情,隻是個曆史傳說。
在《後漢書》裏,我們找不到一點關於貂蟬的記載。於是乎有人懷疑,貂蟬是不是被羅貫中移花接木編出來的人物。在此,為了還原一個真實的呂布,我們以《後漢書》及《三國誌》為主敘述他那傳奇而悲劇的一生。
從民間傳說,我們也大約看出來了,呂布這家夥為了美女,會不惜一切代價跟人家纏纏綿綿到天涯。但話說回來,對愛情忠誠的呂布,他的職業操守是很有問題的。
這個問題,強烈的表現在對上司的嚴重不忠誠上。
他在丁原屬下為官的時候,丁原是很賞識他的。而董卓看到呂布時,當然也很賞識。兩者的出發點估計都是一樣的,呂布這人武藝十分了得,被喻為飛將,讓他貼在身邊當侍衛,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