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這時,有人告訴他:董公,別衝動,洛陽上下,你動誰都可以,千萬別動袁紹這小子。
說這話的,是董卓的親信伍瓊。
董卓聽得一愣,袁紹算什麼東西,我都想搖皇帝的根兒,幹嗎不能動他?
這時,伍瓊再次說道:“袁氏家族,經營洛陽百年之久,四世三公,根基極深,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你要跟他樹敵,而他收天下英雄豪傑要跟你對著幹,那天下至少有一半不能屬於董公了。”
董卓又一愣,頓然醒悟。他現在總算明白了,為什麼袁紹那小子敢跟他頂牛,原來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
要戰鬥,董卓當然也不怕。問題是,他新來乍到,立腳不穩,如果現在就跟洛陽第一家族翻臉了,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嗯,看來還是得忍一忍。
於是,董卓聽從伍瓊之計,赦免袁紹,派人去拜他為勃海郡守。同時,袁紹堂弟袁術還被拜為後將軍,袁紹的戰友曹操也被封為驍騎校尉。
讓董卓鬱悶的是,詔書才送出去,後兩個跟前一個一樣,棄職逃跑了。
八月三十日,董卓召集眾卿開會。
會議由董卓親自主持。他是個粗人,說話從來不講究什麼藝術,一開口就說道:“皇帝柔弱昏庸,沒有資格當天下之主。現在,我準備按照霍光的做法,廢掉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大家認為怎麼樣呀?”
眾卿看著董卓,半天說不出話來。
但是,個個心裏都在罵:廢皇帝,那得先給理由呀。當初霍光廢掉劉賀,那是因為劉賀本人不爭氣,劉辯跟劉賀是兩種人,你董卓想當霍光第二,也得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什麼東西。
不管是什麼東西,人家是敢說敢做,還看著你們一句話都不敢哼。
這時,董卓等了半天,看沒人說話,又加了一句:“當年霍光決定廢掉劉賀時,田延年握劍待發,誰敢反對就砍誰。現在我也醜話說在前麵,如果誰出來反對這事,軍法伺候。”
果然不是個東西啊!
眾卿繼續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苟活。爆發是要死人的,幹脆還是繼續沉默吧。這時,有人卻想說,我不想做個失敗的沉默者,更不想做個窩囊的苟活者。
這是一個從不向現實低頭的人,他自出江湖以來,就身體力行實踐著他的精忠報國、除暴安良的遠大理想。
不用賣關子了,這個人就是時為尚書的盧植。
滿朝閉嘴,讓盧植來說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也是一句頂人一萬句。他聲洪氣大,當初一個怒吼,就把何太後救下來了。現在,他理直氣壯發聲,照樣豪氣衝天,令眾卿心顫。
盧植站起來,反駁董卓道:“董公別忘了,當年劉賀不肖,罪狀就有千餘條,所以霍光把他廢了。現陛下年紀尚小,行為沒有過失,所以我認為,當年霍光對付劉賀的那招,根本不適合陛下。”
漢朝高人何其多。袁紹一記降龍十八掌,打得董卓惱羞成怒,今盧植當眾又來一個九陰真經,實在讓人受不了。
董卓很憤怒,但是又無法接招。
董卓怎麼敢接招?劉辯隻不過是膽子小了點兒罷了,憑什麼要把他廢了。如果要廢他,也要等他犯錯。像劉辯膽子這麼小,讓他像劉賀那樣,一天犯上十條八條罪狀,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我們隻能降低標準,一天犯一條,這樣算的話,也得有一千天。
一千天,也就是將近三年。既然這樣,那就等三年以後再說吧。董卓無可奈何,甩手離去。當然董卓人是走了,盧植也別想活過今晚了。
董卓決定,派人立即逮捕盧植,誅殺。
可就在這時,就像之前有人攔著不讓殺袁紹一樣,又有人勸董卓說,千萬別殺盧植,一殺就壞事了。
說這話的也是一個陌生麵孔,他的名字就叫蔡邕。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也。在東漢曆史上,這家夥算是個大家,集文學家及書法家於一身,博學多才,通曉經史、天文、音律,擅長辭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