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導論(1)(1 / 2)

第一節問題的提出

20世紀,科學技術的浪潮席卷全球,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等飛速發展,給世界經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其中,信息技術的發展最為迅速,影響也最為深遠。信息技術普遍應用於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使古老的金融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以銀行卡為代表的電子支付工具就是信息技術應用於金融領域取得的成功典範之一。電子支付工具通過電子支付渠道實現不同賬戶間資金所有權的轉移,它安全、高效、便利,克服了紙質支付的諸多缺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因而發展迅速,逐漸替代現金和支票,成為支付工具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美國非現金支付方式中,電子支付工具所占份額由1979年的14%迅速增長為2000年的41%。《尼爾森報告》預測,基於卡片的支付方式在美國個人支付市場的份額將從2001年的29%上升至2020年的48%(市場份額的計算以交易筆數為基礎),超過現金和支票,成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從電子支付工具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任何一種支付工具的產生和發展都是以需求為導向的。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產生的新的支付需求,從紙幣到支票,再到信用卡的發展曆程就是最好的印證。因此,隨著社會對支付需求的多樣化發展,信息技術不斷地應用於支付領域,各種創新的電子支付工具層出不窮。目前在美國,除了傳統的信用卡、借記卡外,還出現了儲值卡、EBT卡、預授權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

中國銀行卡產業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但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從國際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曆程和發展趨勢來看,層出不窮的新應用一直在為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銀行卡產業的國際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銀行卡產業國際競爭加劇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國內品牌“走出去”,跨國公司“走進來”,在全球銀行卡市場一體化的浪潮中,中國銀行卡產業的國際化程度迅速提高,國際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對中國銀行卡市場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市場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機構之間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局麵正在形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如何借鑒國外銀行卡產業發展的經驗,吸收國外銀行卡產業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強對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的研究,已經成為學術界、銀行卡產業相關部門及政府部門非常關注的問題。本書正是借鑒了國外銀行卡產業發展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結合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中的重點問題,以期能對我國銀行卡產業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第二節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預期目標及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2.1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以下部分(章):

第1章,導論部分,主要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的基本內容、預期目標、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的科學意義、學術價值、應用前景、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案等方麵的內容。

第2章,主要研究國內外銀行卡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包括國際銀行卡產業產生的背景、國際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曆程、銀行卡產業鏈構成等。

而第3章,利用新製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國銀行卡市場發展和製度變遷過程。

第4章,利用產業經濟學有關理論研究我國銀行卡產業的市場結構及銀行卡業務競爭力,提出我國銀行卡產業的市場結構為寡頭壟斷,並以市場上隻有兩家發卡機構且同時向市場提供銀行卡產品為例來分析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下發卡機構銀行卡業務的競爭力。

第5章,對我國信用卡市場發展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主要包括對我國信用卡市場發展進行新製度經濟學分析,對中國信用卡市場發展進行經濟學分析,對我國信用卡市場持卡人行為進行實證研究等。

第6章,研究中國銀行卡產業核心競爭力,在對產業核心競爭力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我國銀行卡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並對我國銀行卡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比較,提出提高我國銀行卡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對策。

第7章,對我國銀行卡市場運作機製以及產業規製進行係統研究,包括對國外有關銀行卡市場交換費的綜述,對我國目前銀行卡市場運作機製的分析,並對將來我國銀行卡市場交換費改革提出建議。

第8章,對我國銀行卡市場生態環境進行研究,包括金融生態與銀行卡生態界說,銀行卡生態環境構成要素及其分析,並對改善我國銀行卡生態環境提出建議。

第9章,研究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的有關法律問題,對銀行卡市場當事人之間的基本法律關係、信用卡詐騙罪的司法認定、信用卡IC化相關法律問題、信用卡呆壞賬處理的法律問題進行一般分析,結合我國實際,對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若幹建議。

最後第10章,結論及政策建議。在對各章主要觀點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對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