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有念佛鳥,小於鴝鵒,色青黑,常言一切諸佛。張齊賢相謫守郡日,作古詩二篇。元憲宋郊詩曰:「烏解佛經言。」予少時聞之,近時罕聞矣,豈夫造物亦有時耶?
盛事
《國史補》載苗夫人,近代婦人無比。今晏夫人,丞相元獻公之子,富鄭公之室,馮太尉之外姑;馬夫人,父尚書也,夫丞相司空申公兩鈔本無申公二字。呂端也,四子長侍讀、次樞密、次丞相司空、次戶部尚書;魯夫人,父太師簡肅公也,其舅呂申公也,夫丞相司空也,子希純中書舍人,壻翰林學士範祖禹也。
蘇子容言;士大夫三世登科者蓋有之,兩鈔本均脫之字。未有一朝者,獨劉沆天聖八年、其子待製瑾皇佑五年、其孫俌治平元年並及第,皆在仁宗朝。安厚卿言:張文孝之孫保常鎖廳不第,然應舉時家狀內三代皆具慶,亦世所無也。
世言國初史館王丞相溥作相日,在具慶下。安厚卿為樞密日亦然。蓋繼母也。
予原本作子,從兩鈔本改。裏集賢張君房年六十三分司,六十九致仕。光祿卿張君靖年六十六致仕。其子朝請大夫璹任京東提刑,年六十九致仕。三人皆康寧無疾。
趙孝廉令畤景貺言:景佑兩鈔本皆作皇佑。元年同廖獻卿赴試春闈。一日獻卿謂孝廉曰:「某必不利於南宮。昨夢榜出,上有先人名氏。」景貺賀曰:「獻卿必登甲科,繼先君矣。」未幾,省榜出,獻卿乃第十人。獻卿名子孟,淳之長子也,淳天禧三年第十人及第。今校理君正一,乃獻卿第三子,元豐戊午國學第十人薦。三世之間及第、過殘鈔本作遇。省、取解,並同名次,亦世罕也。
戒殺
予少時,季秋末原本誤作未,從兩鈔本改。於草際得一小蛺蝶,怪其非時。取視之,則斃於掌中,久則栩栩然飛去。蓋其詐死以逃生也。
孝昌成若衝天益江行,岸際見小蝦蟇無數,天益呼仆抱雞令食,既而並無所見。天益去,蝦蟇複躍入水。蓋聞雞聲,悉伏地不動,人莫見也。
鑒戒
李廣之不侯,史氏以為殺已降。餘謂非特此,其殺灞陵尉亦甚哉!廣自抵陰譴,豈止不侯而已哉!至陵身臣虜,而李氏夷滅,亦顯報矣。
鄭屯田建中,其先本兩鈔本均無本字。雍人,五季時徙家安陸。貲繈钜萬,城中兩鈔本均無城中二字。居人多舍客也。每大雨過,則載瓦以行。問有屋兩鈔本均無屋字。漏則補之。若舍客自為之屋,亦為繕補。兩鈔本均作全。又兩鈔本均無又字。隆冬苦寒,蠲舍二字兩鈔本均作放房。緡仍兩鈔本皆作盈。月。屯田公兩鈔本皆作君。晚兩鈔本均有年字。得一子,即侍郎公紓也。登進士第,官至祠曹前行,職為理寺,少列侍郎,自登進士第以下十八字,兩鈔本均無。有五孫,長曰獮,原本獮字誤作繼中二字,從兩鈔本改。案《厚德錄》及王荊公李夫人墓誌均作獮。皇佑元年官至朝奉大夫;次即兩鈔本均無即字。侍讀公兩鈔本均無公字。毅夫也,皇佑五年魁天下士。四字兩鈔本均作大魁二字。三子與孫皆任以原本任誤作在,從兩鈔本改。兩鈔本無以字。官,不由選調,世祿不絕。陰施之報,蓋不誣矣。八字兩鈔本均無。
王文正沂公仕原本作任,從兩鈔本改。章獻朝,發晉公竄海上,天下稱之。然卒以嗣子不蕃,暮年謂所知曰:「予行己無慊,而獲此報何邪?但一事有恨。初出守鄆,為監司相輕。後秉政,遷除兩鈔本誤作蔭。本官,略無寧歲,竟死於道路。此必為報也。」
予同年黃靖國元弼剛正兩鈔本均作直。明決。初調蜀中主簿,忘其縣名。令缺攝縣事。有巡卒宋貴嫚罵本官,眾不忍聞。元弼械之,笞二百,死。後十五年,元弼為沅州軍事判官,治兩鈔本皆作沿。牒至寧州,暴卒,入冥與宋貴辨其事。元弼具陳嫚罵之語,冥官亦憤之。已而追閱案牘,語元弼曰:「罪即當死,終是死不以法。」元弼複生。西州士人往往作傳,亦多牴牾。予屢詰其本末,語及「死不以法」,斯言有理,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