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地宜稻,兩鈔本均作種。春雨不足則謂之打乾種,蓋人牛種子倍費。元符己卯,大旱,歲暮,農夫告曰:「來年又打乾矣。」蓋臘月兩鈔本均作日。牛(左馬右展)泥中則然。明年果然。
京師槐放花盛,則多河魚疾;北人蕎麥熟,則早晚候霜降。罔有差焉。
江湖間人常於歲除汲江水秤,與元日又稱,重則大水。以上兩條兩鈔本均連上安陸地宜稻為一條。
《顏氏家訓》曰:「何名五更?曰:正月建寅,鬥柄昏在寅中,曉則午中矣,曆五辰也。更,曆也。」
予夜不寐,問直宿兵夜如何?曰幾更。明日問何以知?曰:「每轉更則棲鳥多動。嚐出戍,率多用是為驗。」因遣人聽戍鼓,皆然。
熙寧初,予為嶽之巴陵令。春月,忽天雨白毛,長二三尺許,取而焚之,臭如馬鬃。是歲戊申也。然京房亦有占,上巳日蛙鳴,則蠶善也。兩鈔本均無也字。此條疑有舛誤。
安陸農視稻穗,多者七八十粒,少者五六十粒,下有細白花叢出。若十花以上則米貴,花多則賤。
大觀戊子仲夏,安陸兩鈔本均無安陸二字。雁自北而南,羣燕委雛而去,不知何祥也。
語讖
戊子五月五日夏至,安陸老農相謂曰:「夏至逢兩鈔本均作連。端午,家家賣男女。」秋稼不登,至冬艱食,果賣子以自給,至有委於路隅者。明年己醜,大旱,人相食,棄子不可勝數。
《傳》曰:原本作日,從兩鈔本改。「元鳥春分至,秋分去。」故世言燕往來不見社。大觀己醜仲春,社前數日燕已來。
前廣西漕李朝奉湜,江寧人,言:昔日內相葉清臣道卿守金陵,為《江南好》十闋,有雲:「丞相有才裨造化,聖皇寬詔養疎頑。贏取十年閑。」意以為雖補郡,不越十年必複任矣。去金陵十年而卒。
治平間,李尉廣德,錢公輔君倚守郡。一日,召李登城亭,問殘鈔本作間。及郡事簡,得暇山川行樂,昔葉道卿雲「贏得十年閑」,某止得五年亦足矣。自謂不越五年複入。至五年錢卒。
予仲氏光輔,元佑丁卯應詔。季兩鈔本均作李。道輔餞於郊,舉光輔舊詩曰:「仲舒窺圃兩鈔本均誤作園。三年廢,東野看花一日多。」光輔笑曰:「我尚能為此語邪?」明年失意。會有詔,經行士未得黜落,具名以聞。於是有旨,令與特奏名,唱名第一,賜同五經出身。予時自唐易守邠,待次。光輔榮歸,為學尚不輟。八月末,原本作未,鈔本同,從殘鈔本改。為往州北視亡妻孫氏塋地,還次近郊,馬逸而墜,內傷殊甚,十日而卒。「看花一日多」,遂成其讖邪?
博弈
《樗蒲經》曰:「凡近關及後一子,謂之塹。近關及前一子,謂之坑。落坑塹非貴釆不出。凡一馬打一馬,如遇退六踏馬,則一馬可踏五馬。」故世指不循理者,謂之踏坑塹。
世之糾帥蒲博者,謂之公子家,又謂之囊家。《樗蒲經》一有賭,若兩人以兩鈔本均作已。上,須置囊合,依樣兩鈔本均作條。檢文書,乃投錢入囊家,亦謂之錄事。此條兩鈔本均連上為一條。
鄭都官詩有「能銷永日是樗蒲,坑塹由來似宦途」之句。蓋所難者在過關,以前後為坑塹也。
諧謔
神文時京師旱,上閔雨形於寤歎。宰相請下畿內,遍禱祠廟。陳留有張子房廟,縣尉亦才雅,但好謔,分命詣廟,為二十字詩,題文成侯壁曰:「今人不如古,肉身不如土。我來漢相廟,為民祈靈兩鈔本均作霖。雨。」石齊老說。
元憲宋公應舉,再上及第,初任通判襄州。景文一上及兩鈔本均無及字。第,初任複州推官。元憲謂曰:「某多幸,才入仕不識州縣況味。」景文答曰:「某亦多幸,才應舉便不知下第況味。」兄弟相與笑謔而罷。
長林尉石夷吾齊老嚐遊廬山。為予言:「簡寂觀天尊銅像,製範精致。然本乃佛像,唐會昌中廢毀浮屠,兩鈔本均作圖。有惜其像者,遂加冠於首,衣以羽衣,以為天尊。」夷吾作詩曰:「赤土坡頭一寺基,天尊元是一牟尼。時難隻得同香火,莫聽閑人說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