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咬文嚼字(1 / 1)

行於街市,曾見有店家將“臊子麵”牌匾寫成“稍子麵”,好看嗎?是好看了,至少心理上大概不“臊”了。

其實錯了,該寫作“臊”字的。中國字裏有通假一說,月字通肉字,臊子麵的臊子,甭管是什麼肉做的,反正它得是肉,是肉,就得寫成“臊”字!所以,漢唐時代的西域古國“大月氏”,你得念成“大肉支”的音,如果你按著普通話的標準音念成“大越石”,你就念白了,念白了就是念錯了。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拍得不錯,演得也不錯,看著挺好的,就是把“大月氏”三字全都念白了。

後來,全體演員在中央電視台有個集體亮相,亮相就得說話,你說我說他說,說到這三個字還是錯,聰明點的就避開這三個字不說,能聽出來。隻有一個人,就是那個扮演“大宛女王”的演員把這三個字念對了音,我想,這個女演員不是靠臉蛋掙飯,而是讀過幾本書的。扮演張騫的那位演員更是錯到了六國!另有一部電視劇《浪漫的事》,以我看去,屬精品係列了。大意是說愛情的,其中一個北京的孩子,在很小時被拐賣到了西北,解救回京後,已是小學生了,說話自然西北口音,問他想吃什麼?回說要喋麵。發音不錯,但電視字幕打錯了,成了白字,“喋”應為“”。“”是古語,是吃的意思,但吃得凶猛,是凶禽猛獸的吃相。所以在西安一些傳統麵食店裏,進門的迎麵牆上,便有鬥大的“”字照麵撲眼。《周易》中的第十卦是“履卦”,卦詞是:“履虎尾,不人,亨。”是吉卦。《周易》早於《論語》《老子》等書,已有四千餘年了,所以說是古語。現在的陝西關中,仍把吃說成,加上口音滯重笨拙,音義如一,是很形象的。精品電視劇尚且如此,那些難以盡數的電視肥皂劇就可想而知了,多是慘不忍睹!

我這麼一說,怕是會有人又罵我“狂妄至極”的吧?

曾經就電視連續劇《東周列國》和《孫武》我寫了一篇劇評,就騎馬和乘車以及古人的跪和坐說了點看法,遂有“四人幫”遺老之流出麵送我一頂“狂妄至極”的帽子,其大理由是,電視劇是專家學者們參與製作,而我竟敢說三道四,不是“狂妄至極”是什麼?

上次被狗咬了,或言了一口,吃一虧,我不能總是這麼敦厚下去,便備了棍子和石子,倘再有無知無恥之瘋狗撲來,我會給它的狗鼻子上猛擊一下的!

改革開放至今,街市上忽地出現許多狗子,不懂得人事,更不通人性,常常吠聲一片,到處都有其屎尿,令人無法下腳走路,擾亂人世,玷汙乾坤,然而卻無人治治這些四腳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