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家庭世相(1 / 3)

家裏是什麼人?一對飲食男女,叫做夫妻。

這是兩種不同的人。不是說性別,也不是肉體的相狀,是什麼呢?我說不清我指的是什麼。心理?性情?仿佛是,也不完全。

男人與女人的不同點很奇怪。

男人們仿佛豪豬,不願意有太多的身體上的互相接觸,如同黃土塬上的孤狼,多願個體行動。他們有一種從骨子裏生發出來的強悍,強悍是一種美,強悍的美使女人心動,她們實際上愛戀的就是一種雄性美的總合。握手這種肢端的接觸,也隻是禮貌上的瞬間接觸,很快便火燙了似的放手。即便是群體,也不似水流,而更像散落在玻璃板上的水銀。

而女人們卻熱衷於親密的肌膚相親,牽手挽臂而行,一句話也要摟著脖子說,這很使男人們驚訝而不解。很多名家、專家、學者寫文章說:男人重理智,代表家庭之外的世界;女人重感情,隻是家裏的天地。這話使女人很受用。我卻覺這話不好。翻譯過來,這話就是女人隻有情感而少了理智。而少理智呢,則是蠢物了。何為蠢物,沒腦子的一塊肉哪!

情人曾是個很時髦的詞兒,但漸漸地平淡了,這事兒已歸於一種平常,而不再使人新奇驚訝。找情人要靠素質,而不是權、錢或其他什麼,很多人都瞎吹什麼找情人,沒素質其實也就是找找小姐玩玩罷了。有了情人的男人、女人,不完全是自己的夫妻感情不好,才去找情人。這種事的發生,是情緣?還是什麼,很難說清道明,但決不單純是性,無性,這事兒不成其為事兒,但性決不是目的和唯一。如果那樣,他可以去買,既快捷,又隨意。投緣和感情的補償恐怕是個大因,無論怎麼說,情人和配偶是兩回事兒,不能互相替代。

家要常收拾,如同人要常洗臉,不收拾的家,亂,像豬窩。男人不愛收拾家,世界上沒有什麼愛不愛,一切都是習慣,逼迫加上強製,就是習慣的建立,這是東方人的天性,所以中國人都有好習慣。

一對男女,共同走進生活的屋簷下,或許比這更早,當他們從初識,到共繪人生藍圖,便開始了相互滲透、相互印證。兩人行為方式以及對事物的認識,仿佛兩股合流的水,總是向著境界較低,思維貧乏的一方流淌。古人把這叫苟合。這就是為什麼好好的小夥子,被漂亮而愚蠢的女友唆使著去打架,或是好好的姑娘,被凶悍無知的男人調教得潑皮而無恥。

放眼世間,多是苟合的男女!

丈夫和妻子之間是什麼?是日子。當他們從不相幹的男人、女人變成丈夫妻子後,就隻剩下了日子,愛情呢?沒有了!像水一樣蒸發了。水落自然石出,兩塊石頭幹巴巴的,一年年地過下去,到死。最初的日子比較水色滋潤,他們很本能地抓緊狠狠地過,把那點最要害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過完,沒有節約。仿佛棒棒糖,吃完了,就隻剩下了木棍。

如果兩人可可兒的又沒有別的日子可過,那就隻好把這木棍似的日子過不去,先前“吃掉”的“糖”,在回憶中是甜蜜的。許多人都在甜蜜的回憶中,過著幹巴的木棍日子。有時會有幻覺錯覺什麼覺的發生,以為這日子熬到了頭,便會有外來客似的什麼第三者,或過家家似的翻了臉,鬧活一陣子,得,回頭是棍,簡樸實用的木棍,等著你哪。拾起來再過。世情猶如季節,逢著陰天下雨,木棍會膨脹生出黴點。但大晴日頭的,木棍又會硬挺幹裂,不幹不濕的保持原形原狀,真還不易。你覺得這木棍似的日子值錢,那可就錯了,你真還得小心嗬護,沒了木棍,你就沒了依扶,隻好兩手空空了。兩手空空的人最惶。社會不管撫孤養老,中國人把這交給了“木棍(家庭)”。因為看到了這個,所以很多人都緊抓木棍,過下去。又所以,中國人的家庭中大多隻有婚姻,而缺少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