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名師新課堂教學及語言藝術探微(2)(3 / 3)

精彩語言例引:

“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獨特理解,這就是創造。”

“多麼獨特的理解啊——‘善良’,我看到了你那柔弱的心。”

“……我不說了,你們說。”

“哎喲,那就不說,讀!”

“創造”並不神秘,我們現在就是在“創造”——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獨特理解。這句話帶有警句的性質,既是提示,又是肯定,更是鼓勵。

從菊花的描繪中讀出“善良”,顯然是學生生拽了一個詞進來,但老師不去簡單生硬地否定它,而是把這個詞“還給”學生。

“……我不說了,你們說”。“哎喲,那就不說,讀!”極富親和力的話語,前一句帶著歉意甚至愧意:“不該我說……”,“我說多了……”,“我搶了你們的話了……”,“我把你們要說的話說了……”;後一句則像是替學生圓場,又像是幫助學生確立自信,更像是為了順應和推動課堂氣氛,特意加了一個口語詞“哎喲”。

教學片斷2:

師:伴隨著生命的腳步,作者如菊花一樣,潑潑灑灑,開出了他人生的爛漫之花。所以,33年之間,他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懂得了自己該用怎樣的行為走出這“好好兒活”。回過頭來,看吧——

師:望著望著北歸的雁陣,他還會把玻璃砸碎嗎?(出示課件:望著望著北歸的雁陣,我——)

生:不會!

師:聽著聽著李穀一甜美的歌聲,他還會猛地把東西摔向牆壁嗎?(出示課件:聽著聽著李穀一甜美的歌聲,我——)

生:不會!

師: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

生: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到母親微笑著在窗前和我說話的情景。

師:原來母親擋在窗前,是要擋住什麼?

生;擋住兒子看到落葉想要死的心。現在,兒子終於知道母親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所以,他知道母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所以,他想象母親是微笑靠在窗前的。因此,這回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我絕對不會像這落葉一樣死去,我已經勇敢地麵對未來的生活。(掌聲)

師:就這樣,兒子不再暴怒無常了,兒子終於懂得了母親的那句話,就這樣,直到今天。前兩天,我們采訪了史鐵生,他說,文字更能表達他的心,我們就來默讀他在《病隙碎筆》中的這段話,看看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到了怎麼樣的一種境界。

(出示課件:“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麵的遊曆……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隻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麵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生:他終於懂得了活著,好好兒活著,就是一種滿足。

生:現在,在史鐵生叔叔的眼裏,活著就是一種幸運。

生:活著就應該滿足。如果說史鐵生懂得了痛苦,他把這苦當作一種別開生麵的遊曆。

師:這是怎樣的一種超然,這是怎樣的對生命的敬畏。如果說最初生病對他來說是痛苦的,那麼,現在的他對“好好活兒”怎麼一個“苦”字了得?

師:對這樣一位校友,因他對生命的理解,我願意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幾本專著——

《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師:有誰知道,史鐵生目前的身體狀況嗎?(學生沉默)

師:由於長時間的坐在輪椅上,他患上了腎衰竭,每個星期必須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換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會死去。但他還是要拿起筆來,盡管拿筆已經非常困難,但是他一直記得母親的那句“好好兒活”!他是用筆表達他自己33年來是怎麼個“好好兒活”,母親會含笑九泉的。

師:越是懂得該怎樣好好兒活,他就越是愧疚和自責啊!他是多麼希望母親能知道他已經趟出了屬於自己的路啊!獲獎,成功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那看菊花的世界裏,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越是體會到這一點,他就深深的懷念著她啊,告訴她自己是怎麼“好好兒活”的啊——

伴隨哀傷抒情的音樂,讓學生閱讀文章片段——

出示課件1: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有時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隻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隻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我與地壇》

出示課件2:我有一個淒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隻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有關廟的回憶》

(師誦讀此段。有的學生和聽課教師啜泣……)

師:這個夢一直伴隨了我33年,我隻好在夢裏念著她,在文字中寫著她,在一個又一個秋天裏,讓妹妹陪著我,到北海去看——她!請大家端起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