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請自由發問”,就是要敢於把新思考、新理解、新疑惑引入課堂,把學生課堂情緒調動起來,把課堂多邊活動展開來,使教學內容豐富起來,通過學生發問,尋找到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的對接點。但需要理解的是,麵對自己不熟知的教學對象,麵對近千人的聽課領導和老師,敢於這樣做,是需要有相當的勇氣與自信力的。
“老師想聽你美妙的讀書聲”。“你還可以發揮得更好!”教師在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聽起來更是鼓勵和鞭策;“你是嚴肅派的……”、“你是溫柔派的……”詼諧幽默中帶著善意的提示。“他是怎樣開導弟子的呢?”過渡語句緊密與已創設的情境結合,繼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不顯示走出又送入的痕跡。
三、精讀課文
師:短短的十幾分鍾,你們把課文讀得正確、流暢,有的同學還能讀得聲情並茂,真是好樣的!接下去,如果你們能夠潛心地默讀課文,與“蘇格拉底對話”,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
(同學們仔細讀書、思考。教師參與。)
師:請你們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讓大家共同分享你“收獲”的快樂!
生1:蘇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個最大的麥穗,“隻許進,不許退”。表麵上是提出一種要求,實際上是告訴弟子們:時間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複!有句話說得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們要把握住每一次機會,不要錯失良機。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師:(充滿激情地)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孫老師非常欣賞你,咱們握握手!
生2:蘇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師,他教導弟子,不在教室,在麥地;不用課本,用麥穗;不是直接告訴他們一個道理,而是讓他們親自實踐,自己悟出一個道理。
師:你不是在批評我吧!(同學們都笑了)的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應該向蘇格拉底學習,同時也應該向你學習,因為你會讀書,能夠讀出文字背後的聲音。
生3:我認為蘇格拉底的弟子們很笨,他們太聽老師的話了,隻知道去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結果兩手空空。他們為什麼不知道留下一穗呢?因為一大於零呀!
師:好一個“一大於零!”(從課本裏拿出一片銀杏葉,走到他的麵前)知道這是什麼嗎?
生3:銀杏葉!
師:這可不是一片普通的銀杏葉,它是我從家鄉百年的銀杏樹上采下的葉。我一直把它珍藏在書本中,如果有一天哪位同學的語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我就將這片葉贈給他。(說完,我雙手遞過這片銀杏葉。)
生3:很激動地雙手捧起這片葉!
生4:課文最後一句話——“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讓我懂得: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但也應該注重現實。比如,我的追求是考上北大,如果南大錄取了我,我首先上去,以後我還可以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師:這樣,你既讀了南大又讀了北大,如此的大學經曆,是美妙的,也是雙贏的!(從書中取出一片竹葉,說道)這是我去年從清華校園摘的,我想贈給你。看到這片竹葉,你想到了什麼?
生4:我想由考北大改為考清華!(大笑)
師:我希望六年後,能讀到一封來自清華園的信,而這封信正是你寫的。
生4:一定會的!
師:我期待著那一天!(老師擁抱學生。)
(台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師:這節課,我們共同度過了美妙的四十五分鍾!我們一起走進了《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的殿堂,我們徜徉其間、留連忘返。不知不覺中,我們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更加聰慧、更加自信、更加個性,變得更加複雜也更加單純,變得更加細膩也更加大氣!謝謝大家!
教學語言賞析:
對文本的解讀,主要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所做的隻是評價、鼓勵、引導。孫老師倡導,要把課講到學生心裏,實際的課堂操作,是讓學生和認知對象實現心靈的碰撞,從而實現目遇之,情達之,心感之,神會之。“如果說滔滔河流是兩山之間的橋;綿綿細雨是天地之間的橋;縷縷陽光是天宇和地球之間的橋;那麼,濃濃情感就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之間的橋”。如果說,文本是一片春光,教師語言就是把一片春光引入學生內心的“化雨春風”。所以實際上,課堂上教師所能做的,就是把課堂應該釋放的科學之美、人性之美、藝術之美引入到學生心裏,又把學生心裏的關於美的渴求引發出來。
精彩語言例引:
“讓大家共同分享你‘收獲’的快樂!”
“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孫老師非常欣賞你,咱們握握手!”
“你會讀書,能夠讀出文字背後的聲音。”
“如果有一天哪位同學的語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我就將這片葉贈給他。”
“我希望六年後,能讀到一封來自清華園的信,而這封信正是你寫的。”
“分享”快樂,就是在複製快樂;“分享”、“收獲”,就是在複製收獲;“分享”成功,就是在複製成功。課堂是一方神奇的天地,教學是一隻神奇的妙手,教師是一位神奇的種植者與耕耘者,種下一粒“快樂”的種子,能收獲一片燦爛的秋天;剪下一穗沉甸甸的“收獲”,能豐滿萬千心靈貯藏;豎起一樁“成功”的路標,能激勵起多少自信、多少勇氣。
老師的話語,既表達自己“分享”到學生“成功”的愉悅,又對學生更大的成功寄予期待,同時自己的愉悅輻射到每一個人,使每一個人都倍增出無限的愉悅、自信和創造的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