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名師新課堂教學及語言藝術探微(4)(3 / 3)

生:好。

師:見到我是不是很難過呀?(幾個學生說不是)不難過呀?有失望嗎?你看我往這一站,看到我會失望嗎?肯定失望!肯定跟你想像中的於老師不一樣,能不能告訴我,在你沒有見到我以前,你想像中的於老師是什麼模樣?是什麼樣的老師?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是男的還是女的?說說看。

生:他長得很年輕,高高的個子。

師:哦,她想像中的老師是年輕的,高個子的。可我呢,一不年輕,二不高。能不難過嗎?能不失望嗎?

生:我覺得於老師是一位老爺爺,很穩重。

師:哦,你想像中的是一位老爺爺,很穩重的。

生:因為我覺得人經過歲月才會有一定的收獲。

師:哇,名言啊,這是名言;經典啊,經典。謝謝你,謝謝你對我的鼓勵,這樣我心裏感到好受了,感到欣慰了,看來我們能把課上好了。你們是西城區實驗小學四(6)班,我猜得對不對?

生:(齊)對。

師:四(6)班的同學都很棒,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咱們將在這一起上一節課,知道我們今天學什麼課文嗎?

生:不知道。

師:好,今天我們學的課文題目是《第一次抱母親》。

教學語言賞析1:

這一段師生對話是教師開場白。與前兩位老師一樣,他們都上的是公開課,師生互相都不熟悉的,無獨有偶的是,三位老師在向學生介紹自己時,話語中釋放出明確的友好信息,均把自己置於和學生平等地位,表達了自己的真誠、友善和和藹可親,帶有相當的親和力。

你們是不是聽說過我呀?沒有——哎喲,我多遺憾哪!你們的老師沒有向你們介紹過我呀?沒有——哎喲,怎麼能不介紹我呢!聽說我啦,還說“著名”,你們信嗎?半信半疑——哎喲,我怎樣才能證明自己呢!見到我之前,把我想象成什麼樣子?年輕、高大!可我不年輕不高大,你覺得我是老爺爺——穩重——謝謝你,謝謝你對我的鼓勵,這樣我心裏感到好受了,感到欣慰了!簡單而重複的問題,有點婆婆媽媽,但用意是對學生心理進行調整,營造適合師生開放活動的心理環境,因為從學生對話中我們不難感覺到,學生有陌生感,表現有點拘謹。另外從中看出,教師關注的是“我”在學生心目中的映象,這也正是“學生中心”在教學行為中非常自然的體現。

教學片斷2:

師:先跟我一起寫課題好嗎?把右手伸出來,我這樣寫能看見嗎?

寫“第一次”的“第”,“抱”上麵的橫折鉤短一些。讀一讀。

(生讀課題,速度較慢。)

師:速度再快一點,——第一次抱母親。(生再讀課題。)

師:像說話那樣自然,——第一次抱母親。(生又讀課題。)

師: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說說看。

生:為什麼要第一次抱母親?

師:為什麼要第一次抱母親?這個問題問得……好像……得改一改。分兩次問,能改一下嗎……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親,母親是什麼感受?我是什麼感受?

師:從這個課題看,第一次抱母親,肯定是她的子女,要麼是她的兒子,要麼是她的女兒。她提的問題非常好,第一次抱母親,母親是什麼感受?作為子女的,抱母親的子女是什麼感受?還有沒有問題要提?

生:他是多大的時候抱母親?

師:哦,作者——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時候抱母親?多大的年紀抱母親?

生:我提的問題是,發生了什麼事使我第一次抱母親?

師:哦,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要抱母親呢?

生:我提的問題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抱母親?

師:好,看來同學們很會提問題。我們讀文章,第一次讀到的是題目,讀到題目就要想,剛才你們提到的問題就是你們思考的結果。提得非常好,第一次抱母親,母親是什麼感受?抱母親的人是什麼感受?還有,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抱母親?為什麼要抱母親?現在打開書,請翻到第69頁。請你們帶著你們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課文裏的生字都有拚音,不認得的字可以拚讀一下,要求大家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把生字記住,同時要思考你們的問題,好嗎?各人讀各人的,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時間大約五六分鍾。)

師:讀了一遍課文,剛才你們提的問題,答案找到的請舉手。手放下。你們提的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當中,隻要一讀,就能找到。其實,我關心的不是你們的答案能不能找到,我最關心的是字,通過預習,通過讀,認識不認識,課文能不能讀正確,讀流暢。生字都認識的舉手。(學生紛紛舉手)於老師寫一字,看誰認識,大家都不要讀。看我寫字。(師板書生字:越)認識的舉手,請你來讀。

生:這個字念“yuè”。

師:一起讀。(生齊讀“yuè”)它在文章中組成了一個什麼詞?

生:翻山越嶺。

師:對,翻山越嶺。“翻”也是一個生字。(邊說邊板書)小朋友看黑板,注意這個“翻”的寫法,右邊的橫折鉤在“米”的一橫的地方起筆。一起寫“嶺”。“越”在這裏當什麼講?猜。

生:“越”在這個詞中是“越過”的意思。

師:越過的意思,跨過的意思。“翻山越嶺”連起來說怎麼講啊?

生:走過很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