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談判的準備工作(1)(3 / 3)

在談判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現象:談判雙方針鋒相對、各不相讓,即使為了很小的利益也不願輕易放手,直到榨幹對方最後一滴可以榨出的油水為止。

但是,如果你據此就認為談判就是雙方你死我活的較量,一方會贏則另一方必然會輸時,那你就錯了。談判的目的並不是自己取勝,而是雙方合作成功,即爭取達到一個雙贏的結果。創造性的談判結局是當你和對方一起離開談判桌的時候,你們都覺得自己贏了。

如果隻是單方麵追求自己取勝,卻極大地犧牲了對方的利益,那麼我們相信這樣的合作是絕不會長久的。真正的談判高手都是極具長遠眼光的,他們重在與對方建立長遠真誠的合作關係,以求取到雙方都想得到的東西。他們在麵對威脅和機遇時都能處亂不驚,從容應對。他們不會欺淩弱小,會以自己的言行贏得對方的尊敬。他們既會使自己成功,也會使對方成功。這才是最成功的談判,即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所需,都不會有損失。

一、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很多人片麵的認為談判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之爭,一方所得一定是另一方所失。就好比買東西一樣,價格高了賣方就贏,價格低了買方就贏。所以想追求雙贏隻能是一個美妙的幻想,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卻過於偏頗。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談判雙方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隻要能發掘出對方不同於自己的需求,談判就很容易實現雙贏。有一個著名的“分橘子”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有兩個人都想得到一個橘子,但是讓他們頭疼的是橘子隻有一個。於是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中間分開,各要一半。為了保證公平,他們決定一個人切,另一個人選。然而在談到各自的用途時,他們發現一個需要果肉榨汁,另一個需要橘皮做蛋糕。於是便重新分配橘子,一個拿了所有的果肉,另一個拿了所有的橘子皮,他們發現雙方都是贏的,沒有人輸。

這就叫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隻要能發現雙方的不同需求,任何談判都有可能雙贏。而且在實際情況中,人們往往不是為同樣的東西而來的,這就為人們各自不同需求的實現提供了現實基礎。因為如果對方和你所要的都是同一樣東西的話,那麼你們的利益就一定會發生衝突,對對方有利的事情,就往往會對你有害;對你有利的事情,對對方也會同樣有害,這樣一來想實現雙贏就很難了。但幸運的是,這樣的倒黴事並不多,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想得到的東西並不一樣。問題就在於,你是否能發現其中的不一樣之處。

1967年6月,以色列出兵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1978年,雙方在戴維營談判。當時雙方的立場尖銳對立,以色列堅持要占領西奈的部分地區,埃及則堅持西奈的每寸土地都要收回。雙方各不相讓,談判幾乎無法進行。

然而,當人們透過尖銳對立的立場來探討雙方各自的利益時,問題還是以雙贏的方式解決了。原來,以色列的利益在於它的國家安全,認為埃及的坦克配置在自己的邊界,隨時可以發動進攻,威脅自己的安全。埃及的利益則在於它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最後,在美國的協調下,雙方達成了協議:西奈半島完全歸埃及,但大部分地區要非軍事化,以確保以色列的安全。這樣,談判取得了圓滿的結局。

在談判中奉行雙蠃的原則,就要善於在雙方的對立和衝突後麵尋找雙方不同的需求,這也是雙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不同需求的滿足能使雙方受到鼓舞,並促使談判取得成功。

二、關心對方的利益

戴爾·卡耐基就曾有過這樣一個談判。有一段時間,卡耐基每個季度都有十天租用紐約一家飯店的舞廳舉辦講座。後來,這家飯店突然對他提出要將租金提高兩倍。這時講座的票都已經發出去了,不可能再更改地點,而卡耐基又不願支付如此高的租金,便隻好和飯店經理談判。

卡耐基說:“聽到你們要提高租金,我有些震驚。不過我一點也不埋怨你們,因為為飯店謀取更多的利益是你的責任所在,如果你要提高租金的話,讓我們拿下一張紙,寫下它將給你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卡耐基拿來一張紙,在中間劃一條線,左邊寫“利”,右邊寫“弊”。他在利的一邊寫下“舞廳,供租用”,然後說:“如果舞廳空置,那就可以出租供舞會或會議使用,這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這些活動給你帶來的利潤遠比交給我辦講座的收入高。”

“現在,我們考慮一下弊。首先你並不能從我這裏獲得更多的收入,隻會獲得更少。但實際上你是在取消這筆收入,因為我付不起你要求的價,所以你要提高租金的話,我隻能被迫在其他地方辦講座。”

“其次,對你來說還有一弊。我這個講座吸引了很多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來你的飯店,這對你來說是很好的廣告。即使你花5000美元在報紙上登廣告,也吸引不了比我這講座更多的人來這個飯店,這對你們來說不也是很有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