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議題的具體方法
重要優先、效率主導以及程序公正是議題安排的3個重要原則,那如何就這3個原則進行合理的議題安排呢?
一、程序公正
如果就某些議題的談判不能做到程序上的公正,那麼就極容易損害某一方的利益,比如,我們在上例中(哈佛商業評論上的)討論的極少數人的意見表達權力等。更多的時候,程序公正意味著各方都需要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並且,各方都可以依據自己的要求表明哪個議題應當放在哪個環節討論,以兼顧雙方的利益需求,同時也使雙方在互信的情況下展開有效的談判。
二、效率主導
有的談判可能曠日持久,這與談判本身的複雜性相關。再以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為例,我們看到,這裏麵既有日朝關於人員綁架以及邦交正常化的議題,也有美國是否承認與尊重朝鮮主權的議題,更有一些具體的,如由誰先采取行動妥協的問題等,議題之廣使得談判極不容易展開。在談判涉及多個議題的時候,該如何保證談判的效率呢?那就應當對談判的議題進行合理的流程化安排,即對第一步談什麼、第二步談什麼都要做出界定,並取得對方的認可。在這個基礎上,要依據談判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議題的先後順序。
三、重要優先
哪些對你是重要的,你必須列出一個詳細的清單來,以供自己談判時用。舉個例子,當你是供貨方的時候,你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價格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對采購方也是如此,但或許你的采購方並不認為價格是首要因素——雖然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你的采購方看來,隻要質量好,那麼即使價格高一點,他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你首先要與對方討論的將不是價格,而是質量。這個情況至少可以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確定談判議題的重要性時,不要隻進行單方麵的考慮,更多的時候,你必須站在談判雙方的立場上權衡對雙方都非常重要的談判議題。
不要粗心大意,過於粗心往往是失敗的開始,有很多商務談判並不像買賣一件日用品一樣簡單。比如采購一項重要的、先進的設備,或者是一項企業的合並交易,這些談判極不容易把握談判的核心議題。
談判的這三個原則是相互依存的,是談判議題安排的核心原則。當然,談判議題的安排還應當包括詳盡性要求,這一要求涉及雙方是否能夠把所有有關問題討論徹底,以杜絕往後合作中可能出現的矛盾。總之,談判應當本著最有利於雙方合作發展,同時也充分考慮自身利益問題的方式進行議題安排。
5.對談判進行可行性分析
對談判進行可行性分析能幫助談判者製定談判計劃,擬訂談判方案,選擇更好的談判策略,是談判順利進行的基礎。
談判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在談判前對可能影響談判的主客觀因素進行調查研究,預測成敗得失,以確定其是否可行,為談判選擇方案奠定基礎。澳大利亞的P·R·湯姆森曾經給投資談判可行性研究下了如下定義:“對一項投資建議書的所有階段,盡量考慮其細節的一種調查研究,考慮幾個可行的選擇方案。排除可行性不大的,擇取可行性最大的一個,並進行更詳細的調查研究。”這一定義具有普遍意義。
談判準備階段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信息收集、整理與研究
對與談判有關的信息資料的研究是建立在對有關信息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的基礎上的。掌握的信息資料越全麵、分析得越充分,談判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信息的收集過程中,應堅持“快”和“多”的原則,而對它的質量和價值,則應在信息整理過程中研究。
信息對談判者而言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在談判中,即使談判的標的和目標很明確,往往也會受到來自各方麵因素的幹擾。因此,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這些信息主要包括:
1.政治法律環境因素
政治法律環境對於談判的影響是全過程的,這其中既有談判的結果,又關係到談判協議的履行效果。
2.談判對手的信息
主要是了解談判對手的合作意願、對方公司的資信狀況以及談判對手的資曆、地位、談判風格以及與我方交往的曆史情況,以便於采取不同的談判策略,控製談判的局勢。
3.談判話題的信息
談判人員對談判話題需有較為專業和全麵的知識,例如,交易的是商品,那麼對商品的性能特點、工藝過程、原材料供應狀況、質量標準、價格水平及市場供求狀況等情況了如指掌。這樣,不論作為賣方或買方都可以自如地介紹商品或提出質疑。
4.談判者的自我評估
談判者要正確評估自己的實力,了解自己的弱點,明確自己的利益目標。正確的自我評估可以使談判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談判中做到避實就虛,以己之長補己之短。
二、方案的比較與選擇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擬訂出談判的各種方案進行比較和選擇,看哪一種方案更能獲取最大利益,並能讓對方接受,同時要研究對方可能提出的方案和這些方案對本方的利益影響以及應付方法。另外,方案的比較與選擇還包括己方將派出什麼人員、采取哪些手段、運用何種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