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範例:一陣輕風襲來,片片樹葉飛旋而下,此情此景無不宣告秋的臨近。而“蟬鳴空桑林”,似乎在表達一種對夏的留戀。然而,秋天的腳步不可抵擋地邁近了,一步步走向屬於它的舞台!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中鳴叫,八月的蕭關秋高氣爽。出塞後再入塞時,天氣已經變得寒冷,關內關外盡是黃黃的蘆草。河北、山西以及陝西一帶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相伴到老。不要學那自恃勇武的遊俠,自命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塞上曲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譯文:知了在枯禿的桑林中鳴叫,八月的蕭關秋高氣爽。出塞後再入塞時,天氣已經變得寒冷,關內關外盡是黃黃的蘆草。河北、山西以及陝西一帶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相伴到老。不要學那自恃勇武的遊俠,自命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詩詞寫作賞析:這首詩的前四句描寫了邊塞秋景,無限寒苦,一片蕭條悲涼之景。詩的開篇刻意描寫肅殺的秋景是為凸顯後麵的反戰主題和做情感上的鋪墊。五、六句“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描寫了戍邊征人,並對他們寄寓深切的同情,這種表現手法與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有異曲同工之妙,感人至深,可見盛唐人的悲壯情懷。
最後兩句以對比作結,通過對自恃勇氣、徒逞意氣而輕視生命的人的諷刺,來突出為國征戰沙場的戰士形象,聲聲實在,句句真情,主題深刻鮮明。詩人借此詩表達了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和對犧牲將士的哀悼,體現了一種反戰思想。